返回

第二章 战还是不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战还是不战? (第2/3页)

却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如当年击败突厥一样,就率军班师了,并没有派兵长久驻守,使其成为唐帝国牢固的疆域。

    后来吐蕃军力大增,吐谷浑还是被吐蕃灭了,缓冲带消失,变成了吐蕃直接与大唐对峙,也使得吐蕃成为唐朝中期以后最大的威胁,把通往安西四镇的道路也掐断了。

    但愿这些情况不要如原来历史般再发生。待一众武将鼓噪完了,早已经憋着气的魏征跳出来,反对出兵,称今年水患严重,各地灾情不断,民心不安,实在不是大举用兵的时候,应命兰州和鄯州守军坚守,打退对方的攻击,或让其他州边军前去救援。

    魏征刚说完,即招来所有武将的喝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站在一旁,眉头紧皱着,没有发言。

    “辅机,玄龄,你们有何意见?”李世民看着两位自己最信任的重臣都没发表意见,有些不悦。

    “陛下,臣这段时间忙于黄河水患的事情,安排封堵决口、疏散百姓及善后事宜,对北边情况不太了解,因此也不敢过多议论,只是臣觉得如今灾情颇重,不太适合大规模用兵,”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说道,和魏征一样,立即招来一众武将的怒目。

    “陛下,臣觉得应该出兵,给吐谷浑人一个教训,但现在灾情颇重,不适合大规模的用兵,因此,具体的还是由陛下决定,”房玄龄接着说道。

    其实两人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在旁人听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长孙无忌不支持出兵,房玄龄支持出兵,只是反对大规模的用兵。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黄河的大水,河北、河南两道损失颇为惨重。

    李世民心里的想法当然是出重兵,一举击溃吐谷浑,让他们多年内没有力量再侵犯边境,如当初打击突厥一样。

    可眼下虽然朝中大多人都支持用兵,但几位重量级的大臣,特别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不支持大举用兵,让他狂热的心受到打击,也确实,今年的水害不是一般的严重。

    李世民脸色很难看,看着站在身边的一脸沉思状的李靖,

    “李老爱卿,你有何意见?”这位当朝的第一武将也没发表意见。李世民征战无数,也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但已经多年没亲自领兵出战,当了皇帝,还要考虑更多的事情,不能凭一腔热血就下令派兵出战。

    对于李世民来讲,李靖的态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靖能从全局角度考虑进行一场战役的可行性,要调动多少兵力,如何准备与展开,从何方出击等。

    李靖眼睛从挂着的地图上挪开来,终于开口,

    “陛下,臣支持出兵,愿率领一支百战之师,出征吐谷浑,不过,有个问题想问陛下,若出兵,是打算将其击退,或是消灭其大部有生力量,还是…一战永绝其患?”一言出,李世民先是眉头一皱,继尔又舒展开来,

    “李卿,你有何说法?说来听听。”李靖稍停了下,接着说,

    “依前方军报分析,来犯之敌数量并不多,若只将来犯之吐谷浑部击退,定不是难事,只需不多的军队,或者边军即可办到。然臣想,为了大唐边境不再受到袭扰,应宜一战就要将其彻底解决。”

    “如今我们对吐谷浑境内的情况没有太多的了解,不知其总兵力数量及兵力配置,地形分布,其他如上层人物构成,等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