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〇九四章 专家联手 确认身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〇九四章 专家联手 确认身份 (第2/3页)

了,但在场的大多数人,对这个结果早就有了预料,毕竟京都拍卖行要是没有底气的话,也不会炒作的这么热闹,因而,人们更重视的是做出珍品鉴定结果的证据,是否能够说服现场的和不在现场的诸多藏友,甚至是整个世界人群!

    这时,几位专家和收藏大家相互谦让了一下,便一起推举来自香港的卞玉铭老先生宣布这一结果和得出理由,卞玉铭也不过多推脱,朗笑了一声走到主持台后,声音洪亮的说道:“宣德皇帝在位时间不长,没什么泣鬼神惊天地的丰功伟绩,但他却十分有名,原因在一只小小的铜香炉上。据说宣德三年,暹逻国的使臣带来丰厚的礼品——数万斤风磨铜。皇帝大喜,即命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宫廷内陈设的柴、汝、官、哥、钧、定等瓷香炉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图谱精制香炉。制造过程中,皇帝不仅在原则问题上过问,还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提出意见。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经过巨大的努力,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共三千多件。其后又因为器物精美,宣德皇帝便又下令再造,在整个明朝时期,颁赏宣德炉也成了皇家赏赐的一个重要方法,而曾任重臣的曹学佺曹公,便是其中一位。提起曹学佺曹公,在场大家自然知道,据说田黄石就是曹公赴京院试之前,早老家的城门口溜达的时候,见一位进城买菜的农夫肩上挑子的一头用一块美时配重,当时就向那位农夫买下了这块石头,也就是后世被人推崇的治印名石——田黄石。得到这块田黄石之后,曹公用其雕琢了一枚印章,便是史料所载的石仓田黄印!而拍卖台上,摆放着的,从器型到质地以及大小和上边镌刻的铭文等等,都与石仓田黄印相符合,所差的只不过上边镌刻的印纹已经被魏忠贤的走狗刘廷之磨去后,改成了他的收藏印鉴罢了,虽然是一个遗憾,但也从一方面,能够证明这枚印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