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金棕榈 (第2/3页)
到多兰的作品后,给他写了封信,鼓励他走艺术电影的道路。多兰从出道开始,就一直将张然视为精神导师,在多兰的电影中,总是能够看到模仿和向张然致敬的段落。
现在多兰获奖,而张然就在台下,他便在台上向张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我15岁那年,看到了张然导演的电影《飞行家》,那部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发现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拍,镜头还可以这么使用。09年,我的电影《我杀了我妈妈》在戛纳获奖后,寄了DVD给张然,还给他写了信。他给我回了封信,说你要找到自己的路!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今天,我想对张然说,你是我的老师。谢谢你!”
贾樟柯看看台上的多兰,又看看旁边的索菲亚-科波拉,心里有些感慨,张然影响太多年轻导演了,科波拉、多兰、瑞恩-库格勒,还有《聋哑部落》的导演,这些年轻导演将张然视为精神导师,随着这些年轻导演逐步成长,张然的影史地位会越来越高!
影史地位跟奖项没有太大关系,决定影史地位的是粉丝。当然,这个粉丝不是普通人,而是影评人和导演。为你写文章、为你著书立说的影评人越多,视你为精神导师,从你的电影中得到启发的导演越多,影史地位就越高。
李鞍拿奖无数,但影史地位并不是特别高,远不如王家卫、侯孝贤和杨德昌,关键就在于李安的粉丝中影评人和导演少,没有多少导演学李安,也没有多少影评人为李安著书立说。侯孝贤的情况不同,他虽然奖项不是太多,但贾樟柯、是枝裕和等中外名导都以他为精神导师,他们的电影都深受侯孝贤的影响。有这么多知名导演为侯孝贤背书,侯孝贤的地位自然就高了。
张然也是这个道理,张然的电影备受影评人青睐,有大卫-波德莱尔这样的理论家为他背书;在年轻的导演中,又有多兰他们这些追随者。可以肯定,随着张然的迷弟迷妹们逐步成长,张然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走上舞台后,她要颁发的是评委会大奖。
现在整个颁奖礼只剩最后两个奖项,评委会大奖和金棕榈大奖;而到场的剧组也只剩两个,《冬眠》和《烈日灼身》剧组,谁是今晚的大赢家就在此一举,现场气氛骤然紧张。
新闻中心的记者和影评人,电脑和电视机前的影迷们都屏住了呼吸,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
抱着女儿坐在电脑前看直播的张婧初,此时也有些紧张了,手握鼠标不住的刷新屏幕。
简-坎皮恩站起来,打开了手中的获奖名单。她知道获奖电影是哪一部,但还是看了一眼名单,确认了一下最终的结果,微笑着宣布:“获得评委会大奖的是《冬眠》!”
镜头切给了《冬眠》剧组,剧组的演员们都站了起来,抱在一起庆祝。导演锡兰则有点失望,他已经在戛纳拿了两次评委会大奖,没想到这次还是评委会大奖。他在心里安慰自己,一个导演三次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这也算是创造了一个记录!
新闻中心的中国记者和影评人都站了起来,振臂不高呼。《冬眠》拿到评委会大奖,意味着金棕榈是《烈日灼身》的,金棕榈是中国的了。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