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1章 所谓理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91章 所谓理论 (第2/3页)

 张然对徐沅翔的言论也非常无语,让一堆编剧写剧本,从中选最好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美国人上个世纪都玩烂了,他竟然把这玩意当宝拿出来献。

    不过真正让张然反感的是所谓的“吊丝购票心理学”,这个理论暴露了中国电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行业里充斥了太多徐沅翔这样的从业者,他们没有考虑过要拍出好作品,也没有考虑行业的未来,就是通过糊弄观众来赚钱。

    很多人把观众当傻子,觉得可以随便糊弄,但问题在于观众不傻,被骗了一两次后,国产电影的名声搞臭了,到时候死的不只是一个,而是整个行业;香江电影就是这么死的。

    以前电影圈赚快钱的人都是闷声发大财,不会多说什么;但现在徐沅翔却把这玩意当成理论公开宣传,好像还特别骄傲!

    张然觉得真的有必要说两句,在微博上写道:“徐总的理论就两个意思,故事、剧本不重要,吸引眼球最重要;编剧的创造力不重要,有热门IP,能够糊弄粉丝就行。其实这种理论没有什么新鲜的,跟美国的相对论传媒的理念类似。

    相对论传媒投拍过《社交网络》、《速度与激情》、《伴娘》等影片,在美国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徐总可能不知道,相对论传媒在今年8月份已经申请破产。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想法和模式问题很大,是很难行得通的。

    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充斥各种卖情怀、卖脸的电影,虽然观众骂声不断,但确实有不少人也因此赚了钱;但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寒冬。由于票补减少,观众购票的时候也变得理性了。以前9.9元看一场电影,是好是坏无所谓,就当打发时间;但现在要花50元,那肯定不允许你糊弄了。如果放在去年,《栀子花开》、《盗墓笔记》这些热门IP肯定能够赚钱,但今年全扑了,这很说明问题。

    中国电影的泡沫正在逐渐破灭,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在这个时候,如果只想靠粉丝效应和IP神话继续捞钱,那只能被市场抛弃。”

    张然的微博发出来后,被众多编剧和圈内人转发。编剧们纷纷表示,为什么世纪巅峰的电影那么出色,为什么能够走向世界,就是因为他们非常重视编剧。

    徐沅翔和阿狸影业被编剧们砸得满头是包,现在见张然都说话了,赶紧出来灭火。

    徐沅翔表示:“今天昨日参加一论坛的个人发言引起业内激烈争论,本人特做以下说明:第一,本人也是编剧出身,深知剧本重要性,且对编剧同行之尊重由来已久;第二,媒体有些断章取义,建议大家读完全文,且参考当时对话的语境;第三,从未说过只要IP不要编剧,而只说IP和编剧构成剧本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期待和诸位合作!”

    阿狸影业CEO张强也站出来表示:“作为内容产业的核心,编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阿狸影业对于编剧等专业人士的尊重一以贯之,从未动摇,亦在探索和实践与编剧等专业领域同仁共同创造行业未来的现实途径”。

    张然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精力再多说,还有半个月《正义天使》就要正式开机,各组都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他不但要盯着各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