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8章 排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8章 排练 (第2/3页)

王佳卫这种特不靠谱的导演,在正式开拍前也会拿出大量的时间给演员说戏,把人物说透。

    学生们都知道张然分析剧本的习惯,都拿着笔记本认真的做着笔记,把关键的东西记录下来。当然他们也不是傻记,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他们会直接发问。张然有时候直接解释,有时候让大家讨论,再给出自己的结论。

    这部戏讲的是大学故事,学生们都有生活经历,对人物对故事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就有学生觉得故事的最终结局太完美了,有点俗气,觉得让于波就做一个普通老师,快乐的生活是最好的。因为梦想不分高下,不能按世俗标准评价梦想,这样立意就会超脱很多。

    张然并不是专横的人,对于学生们的看法,他觉得好的会采用,不好的也会给出自己的解释。

    讲到五点半,该讲的都讲得差不多了。张然站起来拍拍手,道:“好,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开始初排。没有写人物小传的同学,回去人物小传写了!就这样吧!”

    “张老师再见!”学生们向张然鞠了一躬,纷纷收拾东西散去了。

    第二天上午,排练的第一阶段工作初排开始。这是毕业大戏,学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穿着练功服早早的来到了小剧场。

    话剧的排练是个细致而又漫长的过程,分为初排、细排、连排、彩排,一出话剧从初排到正式上舞台,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初排对整个表演来说是搭架子,就是把整个表演的结构拉出来。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确定演员的形体任务,确定人物的行动,因为表演就是演人物的行动。通过确定人物的形体动作,能够把色的行动线拉出来。

    电影《三傻》是以法汉在飞机上接到兰彻消息,装病下飞机作为开端。不过作为话剧肯定不能这么处理,必须尽量压缩场景,否则两分钟换一个场景两分钟换一个场景,这戏就没法演了。

    话剧《三个傻瓜》的开篇放在学校的天台上,让王洵和许乐跟二师兄见面,直接从十年约定开始。二师兄就是电影中的消音器,大家觉得他是书呆子,猴哥平常总叫八戒呆子,所以大家给他起了这么一个绰号。

    张然把第一场的演员叫到舞台上,安排他们的舞台行动:“王佳一你走上台后,先看墙壁上的字,然后你来到右上区看手机上的照片!”然后看着曹炳坤和王俊毅道:“等王佳一在右上区站好,开始看手机,你们两个跑上来,到中下区开始对话。接着,王佳一你走过来跟他们对话,故事拉开序幕!行了,我们先把这段来一下!”

    话剧舞台根据观众对舞台空间强弱的感觉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下。这个六个区域给观众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导演把演员安排在哪个区域表演很有讲究。

    其中右上区是舞台上最偏僻、最弱的区位,有神秘、隐蔽、恐怖的感觉。适宜于表现阴谋、险恶、发疯等事件的场面;而中下区在下舞台中间,观众的注意力最强、最有力。适宜于斗争、冲突、危机、紧张及重大决定等场面。

    王佳一迈步走上舞台,来到中上区。现在道具和布景都没有,王佳一就对着并不存在的“墙壁”看了一下,发出一阵张狂的大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