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女儿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女儿国 (第1/3页)

    张野狐一脸古怪的从暗处走了过来,忍不住道:“国公认识这阿蛮?”

    裴旻心道:“久仰大名!”

    李隆基喜好乐舞,人所共知。

    他创建的梨园,汇聚了大唐诸多名家。

    因为皇帝喜欢,盛唐时期宫廷乐舞机构教坊迅速扩大,乐舞艺人多达数万人。

    尤其是梨园名家云集,高手如林。他们精湛的演技以及杰出的艺术活动,激起了当时倾国士女如潮如狂般的热情。

    放眼盛唐乐舞,有四人最为出名。

    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杨贵妃,毕竟她是贵妃,李隆基的心头肉,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

    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可谓驰名中外。

    但在当时还有三人足以与杨贵妃相提并论,分别是裴旻、公孙大娘以及谢阿蛮。

    裴旻的《满堂势》,电光曜日,气冲斗牛;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天地低昂,舞动四方;而谢阿蛮的《凌波舞》,若龙宫仙女凌波微步,舞带葳蕤……

    《霓裳羽衣舞》、《满堂势》、《西河剑器》、《凌波舞》也是盛唐最流行的四大舞曲。

    正好分两文舞,两武舞。

    裴旻还记得历史上谢阿蛮初次凌波起舞时盛大的排场:李隆基亲自打羯鼓,杨玉环玉指弹琵琶,宁王李宪也就是将皇位让给李隆基的李家嫡长子,吹玉笛助兴。还有马仙期击方响,李龟年吹觱篥,张野狐弹箜篌,贺怀智拍板……

    不说李隆基、杨玉环、李宪这几人崇高的身份,马仙期、李龟年、张野狐、贺怀智都是当时最顶尖的乐曲名家。

    也只有谢阿蛮的《凌波舞》,才能筹齐这般夸张的豪华阵容。

    当然这都是以后舞艺大成的谢阿蛮。

    面对张野狐这时的询问,裴旻摇头笑道:“不认识,不过这谢阿蛮挺有意思的,刚刚还向我告状呢,说你不给她吃饱。”

    张野狐一脸苦笑,道:“这丫头,她就是属下之前说的那个人才。是临潼县东北新丰人,自小在舞蹈上别有天赋。给他父亲送到了外教坊习舞,表现的极为优异。国公曾说,梨园以人才为上,舞蹈以天赋为主,让属下多多物色人才,进行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