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适应性训练 (第2/3页)
予后勤支持,毕竟人少需要的后勤供给也不必太大动作。
诗人李益的诗作《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就曾经对这一沙漠做出描述:“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不见天边青草冢,古来愁煞汉昭君”。即便是再不通古文的人,也能从诗中那“断魂”、“冢”、“愁煞”的字眼了解到毛乌素沙漠的荒凉与残酷。
窦旖是知道这个沙漠环境的劣严,刚开始她是想方设法的阻挠这个训练计划的实行,结果自是不可能做到,然后她便强烈要求也要参与适应性训练,长孙凛以她一个女人事多拖累他人为由拒绝了,此时她也只能嘟着小嘴看着横刀营的将士启程行军。
广袤、恐怖、艰险、荒凉是毛乌素沙漠最真实的面孔。
酷热、奇寒、缺水、风暴是毛乌素沙漠最丰富的特产。
这是一块被蒙上神秘面纱的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在这里很难找到活的生命,人们称之为“生命禁区”。
沙漠行军,许多困难难以想象。浩瀚的沙漠里分不清东南西北,一不小心就会走失,而一旦走失就意味着走上了绝路。
当横刀营到达了了毛乌素沙漠,已是下午。一百多人的小分队,向苍凉的沙海深处蠕动着,像一条细小的蜈蚣,在宽大的沙盘中缓缓爬行。
风萧萧,马嘶嘶。当阳光直泻而下,烤得火炮犹如一块熔铁。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沙漠滚烫,开阔的天与地之间竟然形成了一个大蒸笼。
这是一片浩瀚的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四周骆驼的白骨蔽野,这些骆驼因为过度疲顿,再难赶路,被商人遗弃于此,随即尸体腐烂,缀满苍蝇,散发出恶臭。
若是人类过于疲顿,再难赶路呢?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就是瀚海!这就是瀚海!”从不曾到过沙漠的卫二狗不禁为眼前大自然的杰作所震撼,其他士兵也同样为眼前的一切所惊呆了,冒失地欢呼起来。
一片暗白的天罩着四周苍茫的世界,落日泛旧而绛红的褴褛正熄灭在透出光与沙的锋芒的沙平线上,百无聊赖的枯木,页岩熠熠闪光,小虫飞来舞去,灯心草干枯了。经过烈日的暴晒之后,一切的景物都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大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曾经有一片荒漠茫茫,大概每一个人的心湖里,都有一野黄沙渺渺;看不到尽头,走不到天涯,没有水份,没有绿荫,有的,只是朗朗晴天浩浩风尘。
大漠就是苍凉,大漠的世界也很美,漫漫黄沙,风雕琢的一道道沙梁美丽如画,一道道波痕,慢慢铺开来,向远方延伸,精美之至,一座座沙丘缓缓地抬起来,又形成了陡峭的沙壁,那沙壁在平静的沙海中似乎还在流动。隆起的沙丘干净光洁无一杂质,呈淡淡的土黄色,原本是静静地沉睡于蓝天之下,却被不甘寂寞的风儿日日精心梳理成整齐的波纹状,如水波般一圈圈晕开,层层叠叠自沙丘顶向四面荡漾,波纹精致的令人疑是人工精心修整而成
伫立高高的沙丘顶端,放眼望去,天,湛蓝,风,轻柔,脚下,是细密绵实的黄沙,远处,是跌宕起伏连绵不绝的沙丘,无边无际,似是漫延至天边。蓝蓝的天空,金黄的大地,夹杂这些许苍翠。
长孙凛摇头笑了笑,这些还都是一群孩子,在大唐盛世之时还未曾碰到过什么挫折和灾难。再次清点人数后,他即刻下达了断水断粮三日,就地演练沙漠地域耐高温极限生存训练的命令。战争的残酷性,要求参战者必须具备超常的适应能力。平时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