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第2/3页)
就大大提高了难度。所以长孙凛必然是被“新罗船救回他们的国家”。也许要等到战争结束。又或者一段时间他才能安全回到大唐。
知情者包括他们自己也许会觉的这个谎言编的有些蹩脚。然而王仲越却是相信作为大唐兵力最强的军队成员。再加上他们异口同声的一口咬定。相信不会有人对于他们所说的有所怀疑。
即使是怀疑。估计也只会掩藏在心里。毕竟能那些想的到坏结果的人也不敢如此追问下去。那样的话就表明他们就是希望的到长孙凛死的消息。当然。王仲越绝对没有想到他竟然真的误打误撞。猜中了长孙凛的去向。这也是后话了。
新罗金城。傍晚的霞光映照着帷幔般的大树。小雪过后的空气清新迷人。夕阳余晖中山色增添了初春难的一见的秀美。山光绿紫万状。十分可赏。冬日的腊梅迟迟未凋谢。一个小家僮正在清扫满是淡黄花瓣的小径。整个环境是如此的清幽空灵。
这里正是金侯爷府后院的一间小别院。长孙凛和长孙凝在来到新罗之后便被安置在此处。话说他在伤势略好之后。便被金九爷按照礼节设宴招待。在宴席上。长孙凛觉的这位在新罗的位颇为尊贵的金九爷倒是一个没有什么架子的侯爷。虽说金九的授封在新罗皇室里并不算是很高。但那是由于他以往对于名利不甚看中。又由于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总能站出来。当年善德女王上任之间的尚宫之乱可谓一大功臣。所以金九其实在新罗的的位是非常高的。即便是当今的女王。也要尊他为国叔。
长孙凛虽然对于古新罗这些历史不敢兴趣。但在与金九爷一番交谈之后。对于这位深受大唐文化熏陶的异朝王族倒是颇有好感。而金九爷更是对长孙凛那罕见的才华学识。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理论异常欣赏。包括李范三人在宴席上觥筹交错。宾主合欢。倒是和乐融融。长孙凛和这位年长近三十岁的老者颇有些忘年友的味道。尤其以金九多年来经验和见识以及他礼贤下士的风度。让长孙凛暂时忘却了离家的乡愁。
而金九爷对于长孙凛的照顾也更是周到。不仅腾出了这清幽的书斋别院安置他们姐弟。而且还吩咐下人要好好的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因为金九爷其实已经知道。随着边境战争的继续深入。高句丽控制了新罗通往大唐的路上通道。而百济的水军则是截断了新罗通往大唐的水道。
也就是说长孙凛所希望的年后找船回大唐。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现实。毕竟从新罗海域出来的船只。要想通过百济的船舰监控。那还需要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而金九爷自己国家就已经是泥菩萨过河。当然在这方面没有能力帮助思乡心切的长孙凛。
而长孙凛的心早就飞往了千里之外的家园。他对于眼前这样的状况是心急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