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6章铁甲空围千仞垒,青禾暗度九重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66章铁甲空围千仞垒,青禾暗度九重关 (第1/3页)

    司马懿再次夺取军堡的消息,也自然是传递到了斐潜这里。

    司马懿几乎是将山区战术玩出了花来。

    韩浩和其部曲,用血肉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军堡,却在几车粮草面前被轻易的攻下,也不知道韩浩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会是哭,还是笑。

    曹義派遣而来的代替韩浩值守军堡的军校,显然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在见到了司马懿派人乔装而来的运粮队之后,便是和手下『笑纳』了……

    于是司马懿也就跟着『笑纳』了军堡。

    而司马懿的对手,曹羲便是彻底的懵圈了。韩浩带伤,就算是没伤,也未必会愿意第二次的成为战报当中那个被『英明指导』的对象,而换其他人么,也不敢,不愿,不想去。

    曹義和荀恽,想破了头也分析不出,司马懿的主力究竟是在军堡,还是在鬼哭隘,亦或是埋伏在半道上,所以最后曹義和荀恽,就只能是向曹操发出请求『作战指导』的信报……

    现在司马懿掌握克主动权,不过么,斐潜感觉,在嵩山战线上,可能还会有反复拉扯的情况出现。

    对于曹军来说,这是司马懿撕扯出的侧翼漏洞,而对于斐潜来说,则是要不要大迂回进攻路线的选择……

    『荆州……』斐潜微微叹了一口气,『还真是……挺诱惑的……』

    斐潜站在地图面前,吞了点口水。

    有点馋啊……

    确实是如此。

    当年关二爷打荆襄的时候,为什么许县之中的朝堂百官差一点就集体转进了,还不是因为从荆襄到许县,实在是太近了!

    关键是这一路,还真没有什么险要地形可以坚守。

    有类似于山口的,但是山口很开阔。

    有类似板荡的,但是板荡边上也能走。

    所以当时许县是真的慌……

    只要侧面的嵩山阵线被骠骑军控制,那么拿下了荆州的骠骑军就可以直接逆推许县,一路都是一马平川!

    斐潜也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说他真的实现了这样的战略,拿下了荆襄,彻底将武关,川蜀,汉中等地连成一片之后,对于在颍川的那些家伙会有多大的震撼!

    不过,如果斐潜真的就按照这样的设想,将主力移动到南线,会不会有其他的问题?

    有的,而且很多。

    双方都准备决战,但是双方想要的决战前提条件都不一样。

    曹操当然是希望斐潜身边的兵卒越分散越好,最好将斐潜有限的骠骑兵卒分散到冀州或是其他什么地方,近乎无限的大汉山东村庄县城上去……

    那么斐潜想要的决战条件就很简单了,希望曹操的兵卒越集中越好。

    当然,『集中』的应该是曹军精锐,也就是老曹同学的『私兵』,或是『部曲』,而类似之前关中之战的那种杂兵辅兵劳役民夫一大堆的,就不好打。

    不好打的原因不是打不赢,而是打赢了,效果很是一般。就像是上一阶段的战斗,曹军一路撤退,从潼关到黑石关,现在又是在巩县和汜水关……

    但是斐潜注意到了一点,在曹军撤退过程当中,曹军精锐部队兵卒的撤退速度,远远快于其他普通山东郡县兵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曹军就像是丢弃辎重一样,丢弃了这些郡县兵卒,甚至斐潜在进军的途中,见过在中途跑断气的曹军精锐兵卒……

    什么?

    精锐还会跑断气?

    相信能问出这个问题的,大多数都是在家里不怎么锻炼的。

    就像是『马拉松』这玩意,如果身体亚健康,并且从未跑过马拉松,建议还是从短距离开始训练开始,否则别以为坚强意志就能决定一切,真要是从未长距离奔跑过,然后突然跑一个马拉松,跑或许能跑下来,但是停下来之后么……

    曹军精锐,基本上都跟着曹操跑了。而其他普通山东各地郡县的曹军兵卒,则是能跑就跑,不能跑就投降,主打一个随心所欲,随遇而安。

    这些被俘虏收拢的山东郡县的曹军兵卒,现在正在重新整编,一部分重新回归农民,一部分被派遣到了河东,会很快送到阴山之地,成为戍边的兵卒,还有一部分会被带到关中秦岭一带,成为劳役。

    只不过筛选的过程,以及运输转运,都是需要时间,所以在河洛地区,有几个这样的曹军降兵暂时驻留营地,由庞统手下的文吏在进行梳理。

    依靠枣祗的农学士和工学士,斐潜在河洛地区很快的搭建起了生产生活的恢复架构,并且组织人手重点对于农业水利等进行修复。

    华夏的农夫……

    嗯,甚至也不能单独说是华夏的,而是全人类可能都在上古之时得到了一部分的基因烙印,就是会对于自己『种植』的『东西』,会有一种别样的偏爱。

    这种『东西』,不一定是植物,也有可能是一个游戏,一个虚拟的世界等等,心理学上说是投入的沉没成本,但是更有可能是在上古遗传基因里面的一种『期待的幸福』。

    在河洛里面被留下的那些『新』农夫也是如此,在面对着他们亲自种下的庄禾作物之时,他们身上的一些桀骜和惶恐,就在渐渐的消散,而剩下的就是每天在农学士和工学士的指导之下,进行劳作和培育。

    这自然很好,但是也同样有一个问题。

    这些河洛之中,正处于生产状态的『新』农夫,也同样成为了骠骑军的『软肋』。

    这是全新的战争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