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23章射夫既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23章射夫既同 (第3/3页)

   所以,现在他损失了一部分兵力,但是探明了骠骑在潼关的军力,也是『值得』的……

    夜幕降临,潼关内外渐渐恢复平静,但战争的阴影依旧笼罩。

    月光洒在战场上,映照着那些无声的尸体,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永恒悲剧。

    ……

    ……

    河内郡,温县左近。

    时值秋末,晚风渐渐料峭,卷动着骠骑军连绵营寨中的旌旗,猎猎作响。

    中军大帐内,炭火熊熊,驱散了几分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隐隐勃发的战意。

    斐潜端坐于主位,身穿甲胄,神色平静,目光扫过帐下诸将。

    案几上摊放着几封军报,都是河东转承过来的……

    在这个时间点上,庞统才到了邺城。

    在一旁的木架上,悬挂着河洛最新的形势图。

    斐潜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大河津口的位置,明显标出的那些曹军部署上。

    在斐潜下首,贾衢、黄成、姜冏、朱灵等分列左右,皆屏息凝神。

    大帐之外偶尔会传来帐外巡夜兵卒整齐的脚步声。

    斐潜环视一圈,声音平稳,不疾不徐:『军报已至,曹军分兵多路,于潼关坂道,陕津、小平津、孟津,皆布兵阵,深沟坚垒,扼守要冲。诸君且议之,当如何破之?』

    姜冏闻言,左右看了看,率先出列,甲叶铿锵,拱手朗声道:『主公!曹军螳臂当车,不足虑也!分兵四处,其势已分,正如手指箕张,力不能聚!末将以为,我军气势正盛,直可分兵多路,齐头并进,猛攻坂道津渡!曹军防线漫长,兵力分散,只要有一处为我军突破,则其余各处必然震动,防线顷刻瓦解!届时大军渡河,直捣河洛,天下可定!末将不才,愿为先锋!』

    姜冏言语铿锵,目光灼灼,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仿佛已见骠骑大军踏破了曹营,取得了最后胜利。

    斐潜微微颔首,未置可否,目光转向朱灵。

    朱灵出列,眼神中流露出些机敏,『主公,姜将军之策,正面对决,自可破敌。然灵以为,或可兼奇正也。曹军布防,重在津口道口,大是倚仗天险,其后路辎重,必是不能周全。末将请命,愿率精锐死士数百,觅小舟皮筏,趁夜色掩护,潜渡大河,绕至敌后!或焚其粮草,或扰其营垒,或探其虚实!待其后方生乱,军心浮动之际,主公再以主力猛攻津渡,必可事半功倍,一举破之!』

    朱灵之前就干过许多次这一类的事情,所以现在他现在也想要『重操旧业』,而且朱灵觉得,现在曹军的精气神也大不如前了,肯定没有之前危险,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功勋?

    当然风险也是有一些,但是如果能成功,就像是朱灵所言一样,收效却是极大!

    斐潜听了,也是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扫过黄成。

    黄成现在也算是老将了,鬓角多少染了霜色,见斐潜目光投来,便是笑了笑,『属下不擅长谋略军事……不过,属下有一惑……这函谷之处,被曹军所毁,难以驻军,倒也罢了,为何曹军进了河洛,这渑池、新安、湖县等地皆轻易陷之?若未陷之,为何不见其军?』

    黄成说函谷关毁于曹军之手,倒是有些避重就轻了。

    其实函谷关的毁坏,双方都有责任。

    反复争夺之下,函谷关现在已经败坏不堪,周边也都是尸骸,即便是掩埋了,也在短时间内不适合普通百姓民众居住,没有得到修复的城墙关隘,也没有驻军的价值。

    黄成提及的河洛其他的县城,在之前战斗当中没有成为重要的争夺要点,所以大体上还有一定的工事结构,但是都比较差,甚至无法和修复一半又被毁坏一些的雒阳城相提并论。

    这就像是后世大超市周边的小卖铺……

    斐潜思索了一下说道:『渑池临近雒阳,多半是随军进城……至于弘农湖县等地,或已是易旗,或曹军无暇攻占……』

    弘农郡的这些小县城,斐潜是让从来,也就是杨众去负责的,但是从来的工作重心在雒阳,弘农一带就有可能照顾不到。

    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县城之前被曹军掠夺人口,基本上是属于萧条破败的状态,就算是恢复,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重新聚集人气的。毕竟人口增长,休养生息,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些破败的弘农小县,要重新兴盛,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黄成点了点头,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黄成的意思,也不仅仅只是在表面的疑惑上。

    斐潜知道黄成其实是在提醒,在当下的情况下,河洛前后多次易手,这些城池之中,不仅有可能被曹军破坏,不能驻军,甚至有可能还有曹军隐藏的后手奸细,所以不管是当下有没有被曹军再次占领,都应该小心对待。

    斐潜又看许褚。

    许褚侍立一旁,如同铁塔,见主公目光看来,他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赧然:『主公!褚……褚愚钝,于军略之事,所知尚浅。姜、朱二位将军之策,皆……皆有其理。褚唯知听令而行,主公欲褚往东,褚绝不向西!』

    许褚倒是坦诚,自知谋略非所长,不敢妄言,唯以忠勇自持。

    斐潜哈哈笑笑,也不强要求许褚提出怎么军略,而是将看向了贾衢。

    这其实也是一次考试。

    庞统带着替身北上,现在军中偏向于谋略的也就是贾衢了,而现在斐潜也想要知道贾衢能不能担起一部分庞统的职责。

    贾衢贾梁道,作为一个民政官吏,显然是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但是现在面对军事谋略,是否也能让斐潜觉得可以托付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