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6章:扑成狗的新兴车企请求救市(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76章:扑成狗的新兴车企请求救市(求订阅!) (第3/3页)



    询问了一番,他才知道;事情,真特么挺严重。

    造车热的狂潮,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华市场上兴起了二十多个新兴品牌,三十多家整车制造厂。但是因为技术和实力的关系,这些厂子里大半都是那种规模很小,希望靠着政策赚一波快钱的。

    但是,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建厂,买设备,投入研发,开拓市场。就这四个环节,投入可都不是一般的大。

    从当初正信决定自己造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当时李凡愚手里掐着之前靠X-poer赚来的,ZXG888赚来的,再加上二手车业务持续性的入账。才勉力维持着把正信动力搞了起来,研发并下线了A4。

    要不是当初A4争气下线就大火,很快的将成本收回,李凡愚都有栽跟头的危险。

    但是正信是什么情况?

    当初的正信,有李凡愚自带的黑科技光环,在研发费用上可是没花什么钱。而且研发团队当时都是自己的没出什么多余的费用,研发时间也控制的非常短、

    要知道,像正信这么省钱省事儿的整车制造企业,可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那些新兴车企,可没有正信这么好的运气和实力。所以这些车企中的很多,甚至在车型还没有完成研发的阶段,就耗尽了资本,挺不下去了。

    而那些引入了正信的PQ平台,请了正信的研发团队设计了外形的车企也多半是这样。

    就算少数几家把车做出来并下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然因为政策的关系,国产汽车较国外品牌在税收上有优势。但是这些车企大部分都太过浮躁,没有在体制和生产上下大工夫。导致车设计制造了出来,但是成本居高不下,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后来整个日系品牌又联起手来简配降价,对于这些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敲了一记闷棍。

    所以到头来,这些新兴车企中的绝大部分都免不了面临扑街的命运。

    但是人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眼见着同期的企业都要完蛋,这些企业一商量便找上了中汽协要求政府出面。

    政府出面干什么呢?

    救市!收拾残局!

    不到两个小时之后,那妹子差点儿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