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第2/3页)
身份拖累等等。
可正如东林国皇室自陷樊笼般疏远了与芳家的关系一样,郭通又何尝不是自陷樊笼般疏远了与咏娘的关系。
甚至咏娘不刻意强调,郭通也深知她对郭家没有归属感,而这一切都是郭通对咏娘禁足的后果。
证明就是说完这话后,咏娘就再也不望一眼郭通,自顾自又拿起木块漫不经心雕琢起来。
看到这一幕,郭通就强忍了忍,最后还是恬着脸说道:“咏娘,那你看我们要不要歇息一下,有事等歇息完后再说?”
“……歇息?这可是大白天?老爷不是一天都说什么礼义廉耻吗?尽管妾身早已经鄙视老爷了,但还望老爷不要自辱才好。反正妾身多等几日也能听到消息,用不着稀罕老爷的假奉承。”
假奉承?
听到这话,郭通的眉宇间就疯狂抽动了两下,心中显然愤怒至极。可想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怎样对待咏娘的,郭通又有些颓然。
因为这叫什么?
即便不是自作自受,但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故而尴尬一下,郭通也放弃了用男女之事来最后拉拢一下咏娘的想法。毕竟以郭通的年纪,原本在男女之事上就已经没什么表现了。可惜这都是他当初太过提防咏娘的缘故,所以也怨不得旁人。
然后随着郭通开始述说今日外间发生的事情,甚至包括自己在进宫后的所见所闻,咏娘眼中除了惊讶外就尽是浓浓的嘲讽。因为她即使没想到天英门会在东林国中如此霹雳出击,但也能料到这才是郭通想要贴近自己的原因。
不过郭通想得虽好,一切都还是没可能。
因为换成普通女子,或者说换成某些性情柔和的天英门弟子,她们会将得到自己身体的第一个男人看得很重,但咏娘却没有这种愚蠢的负担。因为与是不是天英门弟子无关,咏娘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将来要靠自己来选择。里面唯一错处不过就是她当初遇人不淑而已。
然后就在咏娘胡思乱想中,郭通才慢慢将事情说完道:“咏娘,那你看可不可以帮老夫去找金良人和那些天英门弟子探探底?还有你知不知道金良人的事?”
“金良人是妾身进入都城后接触的第一个天英门弟子,不过妾身并不知道金良人曾经是皇上的良人。毕竟妾身来到东林国都城时,金良人早就被丢到乱葬岗了。”
被丢到乱葬岗?
没想到这才是咏娘想要强调的事情,郭通就只得再次追问道:“那咏娘你能帮老夫去找金良人和那些天英门弟子探探底吗?”
“老爷真想妾身去探底吗?说不定妾身去探底后就一去不回了。”
“……但老夫即使不让咏娘你去探底,相信金良人既然与咏娘有交往,迟早也会将咏娘叫去办事,并建议咏娘将来不再回到东林国吧!”
身为东林国丞相,虽然郭通错过了利用咏娘的最好时机,但以天英门这次在东林国的闹事程度,他还是能一眼看出未来天英门肯定会全数撤出东林国。
又或者说郭通当初能够善待咏娘,咏娘还有可能留在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