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兴庆宫之议 (第1/3页)
啪!
愤怒的张万福一掌拍给桌面烙下一个深深的手印,朝着王启斥责的低吼道:“竖子,你可知你的所作所为那是取死之道,休想蒙骗陛下为你火中取栗!”
唐朝在道门的支持下立国,以道教为国教,特别是那些名望崇高的道士观主背后,都有着大仙门为其背书,其本身也是仙门子弟。
无论是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侠名鼎盛的蜀山派,还是休养生息的昆仑琼华,亦或者主动混迹官场的三大道门,都在长安有着自己的代言人,这张万福便是龙虎山驻长安道观观主。
三大道门,龙虎天师教、茅山上清教、青城山道教,相对琼华、蜀山在政治上要热切的多,在唐朝初期三大道门便作为主要幕后推手,李唐也投桃报李,将佛教打压了下去。
自然,三大仙门也与唐皇室联系密切,司马承祯更是被唐玄宗三次请下茅山,冠以“道士皇帝”名号,茅山派的声望也因此在这前后二十多年间一时无两,鼎盛异常。
仙门遴选弟子的方式,类似于汉朝的察举制,而王启却打算公开讲道,直接让大唐官府成为可以媲美几大仙门的存在。
王启端坐于两仪殿上,对于张万福的诘难不甚在意,反而是看向素有贤相之名的张九龄:“不知宰相有何想法?”
张九龄虽为道教信徒,不过做事却有点墨法风范,颇为务实,注重逻辑,对于王启的问题,他微微皱着眉头没有马上回答。
在花萼相辉楼前的广场上,已经被重兵包围起来,在广场中央是两座石碑。
石碑上,是王启推演出来的几套适用于男女两性,贯穿老中青幼四个年龄阶段的内功心法,王启为了给未来做准备,这些心法的杀伤性上,只要使用得当可以说很强。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这些碑文,内功心法并不是想看就能看懂的,哪怕是王启由白话写出来,还需要许多其它“专业知识”,最基本的数学、医学是跑不了。
科举的实施,没有完全打破知识垄断,修习仙术道法的要求可不低,特别是数学上,就连很多士子都达不到要求。
张九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