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2章 记者的“尖锐提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2章 记者的“尖锐提问” (第2/3页)

从圆柱形容器的培养液中取出,顿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也有些记者面色如常,询问张伟,“博士,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台医疗舱的工作原理吗?”

    张伟闻言,点头笑道,“如你们所见,医疗舱的构成很简单,它的工作原理也同样很简单,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病人的基因信息,这个很容易理解,就不解释了。

    第二步,为病人选择需要培育的器官,比如手、脚、心脏或者是除头部外的整个身体。至于器官的形状也是可以定制的,理论上来说,你想要的形状都可以得到满足,哪怕你想要一只两米长的手。

    第三步,培育器官或肢体……”

    张伟顿了顿,指着圆柱形容器说道,“培育过程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原理也很简单,容器内的培养液中有构成细胞和人体组织所需的所有生物质,医疗舱利用这些生物质,根据病人的基因信息,快速生成组成器官或肢体所需的各种细胞,比如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肝细胞、肾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等。然后,由无数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纳米机器人将这些细胞有规律的排列起来,组合成我们所需要的器官或肢体的形状。

    接下来就是第四步,将培育出来的器官或肢体移植到病人的身上。

    到此,整个治疗过程就完成了,病人已经拥有了全新的器官或肢体,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能正常使用新的器官或肢体。嗯,就是这么简单。”

    记者们心中吐槽,“也许对你这样的天才科学家来说,这的确很简单,但是对其他科学家来说,他们用三五十年也无法实现啊,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吐槽完毕,记者们又提问了,“博士,我想观众们更愿意看到临床实验的整个过程,包括器官和肢体的培育过程,为什么提前将这些器官和肢体准备好呢?另外,我想观众们对‘换头手术’会更感兴趣,为什么这次临床试验没有安排‘换头手术’呢?”

    张伟耸了耸肩道,“很简单,这两个过程的时间太长了。培育一只成年人的手,大概需要七个小时的时间,而培育成年人的除头部外的整个身体,需要超过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