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考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考察 (第2/3页)

李璟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望着一边的李定北,等待着自己儿子做出决定。或许还有暗中观察的意味。

    “儿臣愿意听听这些大儒们的看法,这样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李定北想了想,忽然露出笑容,说道:“父皇难道不想见识一下儿臣容纳百家之后的情况吗?儿臣听说前朝有一个皇子考中状元,成为天下美谈,儿臣也想成为天下美谈。”

    “若是论读书,朕恐怕不如诸位先生,甚至连秦王都不如,但朕能治理天下。”李璟摇摇头,将手中的奏折丢在一边,说道:“也罢!既然你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朕也不多说什么,日后每天跟随朕上朝,散朝之后,可以去学习,学习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赵鼎。”

    “臣在。”赵鼎面色一愣,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赶紧应道。

    “读书不过是明理而已,读书不过是陶冶情操,读书不过识字而已,真正治理天下,掌控江山的,当一个状元却是没有用处的。你每个月安排秦王读书的事情,但主要的精力还是在朝政之上,明白了吗?”李璟收了一下袖子。

    这些人的资料李璟并没有全部看完,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南宋并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宰相,这些宰相或多或少的都有缺点的,南宋的读书人中多是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变得食古不化,已经没有汉唐时期的开放,想当年汉唐时期的读书人仗剑而行千里之外,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哪里像现在的读书人,更不像历史上的明清时期的读书人。

    他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程朱理学形成的关键时刻,战乱时期同样是思想变革时期,大唐的出现,就必须要扭转这种程朱理学的出现,勇武、兼容并蓄,这才是大唐文风所需要的,眼前的李甫、赵鼎等人勉强能够及格,虞允文是自己所看重的,至于送上的胡铨等人,李璟认为治理一地或许可以,但想要承担教导、辅佐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