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重要的情报 (第2/3页)
常识性的东西是清楚的。然而,航海并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舰队。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都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这样一个年代,要实现跨洋过海,绝对是项了不起的大工程。历史上,秦始皇修建的长城,隋炀帝开挖的运河,同样是了不起的大工程,结果都因为超出了当时百姓的承载能力,激起民怨沸腾,以致丢了江山,便宜了后来人。
卫旋倒不担心会重蹈秦隋二朝的覆辙,因为这里是镜面时空,哪怕天下再乱,等到历史重新纠正的那一刻,一切又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渐渐的,卫旋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计划。
……
却说董卓得了卫旋指点,让吕布带领一队军士遍搜北宫,每遇一口井都派人下去探查。这帮虎狼之兵冲进各处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顺走几件宝物,调戏一下宫女,弄得鸡飞狗跳。
功夫不负有心人,忙碌了三天,终于捞起一具妇人尸首。
那妇人穿着宫装,落在井中将近一月,其尸不烂,项下系着一个锦囊。打开锦囊,里面是个朱红色小匣子,用金锁锁着。小匣子里是一枚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正是传国玉玺。
吕布得了传国玉玺,慌忙献给董卓。
传国玉玺相传是秦始皇命人用和氏璧雕琢而成,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董卓并不把玉玺交还给刘协,只是留在自己身边,日夜把玩。玉玺在手,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渐渐生起了取大汉而代之的心思。
卫旋因为指点玉玺下落有功,升任后将军。只是董卓并没有扩大卫旋的兵权,他的手下仍然只有三千三百兵马。卫旋感觉董卓已经对他起了防范之心,怀疑这里面少不了曹操的功劳。想到这里,卫旋也关注起曹操来,派人日夜监视曹操的动向。
……
董卓、吕布忙着搜索传国玉玺的时候,卫旋也没闲着,他在郊外找了处院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