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二下赵家坨(二) (第2/3页)
坨惊人的展度,这是可喜可贺的。赵家坨的高展,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新康县的经济是在展的。我们党和政府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展的态势持续下去,积极的引导展,使量变产生质变。”林锦鸿微微咳嗽厄下,清了下嗓子,看着众人和煦的道。“赵家坨的村委干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赵四仁和赵霁两位同志没有被眼前的形势所迷惑,没有止步于目前取得的成绩,积极的引导村民走向富裕,提出了集体化种植和集体化养殖这种概念,姑且不论我们这个概念是不是正确,能不能真的带领大家走向富裕,光这种探索的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
“伟人曾说过,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谁都不知道这集体化种植的和集体化养殖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们不能因为它是新生事物,就过早的否定它。我们要勇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全国的农村经济改革走一走这条路。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一次我们还可以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作出尝试,这种消极的观念不应该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的脑海中!”林锦鸿说完,“现在请我们赵霁同志介绍一下这个集体化种植和集体化养殖的概念。”说实在的,他到现在为止,还不怎么清楚赵霁这个集体化种植和养殖到底准备如何进行呢,不过赵霁提出这个概念本身就给了他一个提示,因此他对农村经济的展多了份思考,不管赵霁是怎么实施这个集体化种植和养殖,他都不会在意,他下赵家坨也只是为了补充自己所想的概念而已。
赵霁点了点头,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林锦鸿和赵铭相,至于其他村委会干部,以前都是商量过这件事情的,也都拿到过这样一份资料。他这次汇报的对象主要是林锦鸿,其他人员只是来当个听众,偶尔补充一下而已。“在说明集体化种植和养殖这事情之前,我先向林书记介绍一下赵家坨的有关情况!”赵霁见林锦鸿点头,便开始介绍赵家坨的基本情况……
赵家坨,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村,全村基本姓赵,有个别不姓赵的都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至此。赵家坨总共七百三户人家,三千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o.46亩左右,以前是十室九空大多外出打工或赚钱,近年来外出人员6续回到家里,村子才到处盖新房子,修建村路。但是今年来大家赚了钱,种田的显然少了,绝大部分的良田都被荒置着长满野草,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田地在种植蔬菜等一些作物。赵家坨地势平坦,那些田地都是连成一片的,适合开展机械化种植,今年有外村人曾要求来赵家坨承包整个村的农田进行种植,不过被村委会拒绝了。当然这个拒绝不是村委会提出了集体化种植的原因,那么一会儿赵霁都还不是村长呢,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村委会想坐地起价,最后那个人被吓跑了,此事才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