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十年来寻剑客 (第3/3页)
子跟前,与他为这座亭子讨要一副楹联,他若是婉拒推脱不愿蘸墨,你只管死缠烂打不肯放过。记住了?”
王宪茫然不解,轻声道:“小神记住了。”
陈清流说道:“有无这份脸皮?”
涉及脸皮厚薄,王宪一下子就踏实了嘛,立即笑道:“求人办事,小神擅长!”
荆蒿心中羡慕万分,类似法宝还有几件,自家道场凉亭更是数十座,唯一的问题,是请不动陈剑仙。
姜赦笑道:“届时楹联有了,也别缺了匾额,亭子总要有个名字,不如单写一个‘天’字?”
陈清流没好气道:“‘天’亭?不怕方圆万里之地瞬间塌陷作一大坑?”
天亭?天庭?亏你姜赦想得出来!故意只说是方圆万里,还是陈清流怕吓到了水神王宪。
否则一座宝瓶洲承载得住?
五言瞪眼道:“既然没什么学养,就少出馊主意!”
姜赦无可奈何。
陈清流也懒得跟姜赦掰扯,说道:“砚台里边多余的墨汁,将来作重塑金身神像之用。”
王宪小声问道:“砚台如何归还前辈?”
陈清流笑道:“就当是我的见面礼。”
王宪赧颜道:“愧不敢当。”
陈清流疑惑道:“你脸皮也不厚啊,真能劝服陈平安以手指蘸墨写字?”
王宪在凉亭已经接连尴尬数次了,不差这一次……蓦的瞪大眼睛,喊道:“谁?!陈什么?!”
姜赦啧了一声,姓陈的,名气不小啊。
王宪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立即稳住情绪,压低嗓音问道:“恳请前辈与小神说清楚,总不能是大骊那位吧?”
陈清流笑道:“大骊是百州之国,名叫陈平安的人多了去,我哪里知道你是说哪个。”
王宪硬着头皮说道:“就是那位大骊新任国师,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
陈清流微笑道:“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
姜赦冷哼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五言恼火道:“你酸个什么劲,人家不也是裴钱的师父?!整天口气比天大,真有本事的话,你先前怎么不去跟周密干一架再打赢……”
姜赦默然,也不知道未来千年万年,“陈平安”这个名字,和他做成的天地通,是否会成为后世所有“壮举”的对照之人、对比之事?
荆蒿听得道心一颤。
王宪以心声询问荆蒿,“荆老神仙,这些‘墨汁’能够重塑为炉子吗?”
荆蒿置若罔闻,只是被王宪不依不饶问得烦了,荆蒿只好敷衍一句,“能够重塑,但是这一来一回的,怎么都有几颗金精铜钱的损耗,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王宪给出一个直白无误的解决方案,“先欠着?”
荆蒿气笑道:“客随主便!”
五言瞥了眼身边的姜赦,自家男人,也并非全无心肝。
当时登上夜航船,咄咄逼人,假装言语刻薄不近人情,为的就是逼迫年轻人动手。
若是连姜赦都敢打。也算姜赦送给年轻人一桩名声,算是补上一份“束脩”。
如果连姜赦都敢杀。更好。
当然,估计谁都没有想到,对方是连姜赦都能杀。
对此姜赦也认。
陈清流自顾自说道:“说权势论拳脚,讲修为谈境界,比心智斗手腕,从来刚强更有刚强辈,古今皆然。”
“总是强者说什么是什么,弱者只能噤声,听什么是什么。”
“姜道友以为然?”
姜赦答道:“不以为然。”
陈清流一笑置之。
姜赦竟是以心声询问一件小事,“那小子手腕上系着的红绳,是怎么回事?”
陈平安施展了一种颇为高明的障眼法,抑或是用上了某种失传已久的远古炼物手段,使得外人不易察觉此物,姜赦还是在那场战役的收官阶段,才发现陈平安手上的这条红绳。
陈清流远眺战场遗址,貌似有些心不在焉,答非所问,“弹丸之地,竟成船锚。”
山下的船锚,寻常市井船舶不过是装满石头的箩筐,以绳系之投水,帮助船只停泊。官船多用铁碇,但是山上的仙家渡船,可就讲究多了,五花八门,各有玄妙。
五言毕竟心思细腻,问道:“大骊真要反悔?陈先生当真要事事改弦易辙,接连推翻师兄崔瀺订立的国策?”
陈清流说道:“是何走向,暂不明朗。”
一条走龙道,还掌控在大骊宋氏手中。
宝瓶洲五岳,亦是大骊王朝的五岳。五位山君获封神号,从头到尾,都是大骊朝明面递表、新国师暗中促成。
还有那座新建的老龙城,依旧表面姓符,事实上不还是姓宋?
只说青杏国迎回几方玉玺、终于能够确立太子,为此举办庆典,也隆重邀请了陈平安参加。
五言与姜赦慢悠悠游览宝瓶洲,他们自然能够看出很容易被一般修士忽略掉的诸多端倪。
陈清流随即笑道:“何况算什么反悔,不是已经退还多年了吗?”
立国的立国,恢复国祚的,大骊宋氏一直袖手旁观,谨守承诺,没有插手别国事务,只说大渎南边,一线之上,唾手可得的小国疆域,不取,甘愿恢复藩属身份的小国君主请求,不理,想要主动割地给大骊宋氏以免被邻国吞并的求救国书,不回。
至今还有许多恢复将相公卿身份的老人,不敢相信那头绣虎,果真如此信人君子!
陈清流唏嘘道:“天地南华马,江湖夜航船。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姜赦会心笑道:“《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终于醒悟,陈清流先前为何会有“从头至脚,空如竹简”一说。
五言神色凝重起来,问道:“总有个解法?”
陈清流缓缓说道:“哪里跌倒哪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
五言松了口气,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她跟姜赦都希望那位年轻人以后修行顺遂些。
陈清流说道:“荆蒿,你就继续留在这边盯着。”
荆蒿立即拱手道:“谨遵法旨。”
虽然不知陈平安都来了,自己留下来还有什么意义,但既然前辈发话了,荆蒿也无所谓逗留片刻。
陈清流笑道:“姜赦,五言,你们怎么说?是跟陈平安抢女儿,一输再输憋屈不已,还是随我一起游山看水,赏心悦目?”
姜赦指了指说话总喜欢戳人心窝子的陈清流,“你该习武的。”
五言嫣然笑道:“那我们就与青主道友一起逛逛新山河。”
凉亭很快就又只有荆蒿和水神王宪。
随着荆蒿施展出鼋鼓三通的通玄手段,先前此地已经有异象发生,污秽煞气渐渐退散,一阵阵清灵之气流转于天地间,常年暗不见天日的鬼蜮之地,灰蒙蒙的战场遗址,好像明亮了几分。
等到一袭青衫现身山脚,本来厚重阴暗的云海更是出现了一条条光柱,如一支支箭矢裂帛,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地上。随着他的缓缓前行,天上的阳光愈发强烈,煞气凝结如破败棉絮一般的云海,就那么大片大片的消融开来,最终阳光照耀大地,气象焕然一新。
荆蒿心知肚明,陈平安并没有使用任何术法神通,故而没有半点灵气涟漪,纯粹是一种不必言语的大道显化。
也不知景清道友之前所谓的“好人”,“剑客”,有何深意。
————
先前得了那位青衣童子的一道法旨,两位娇艳女子往北走,翻山越岭赶往县城,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有朝一日竟然真的有机会脱离苦海,教她们恍若隔世,从古战场遗址到县城这段路程,就像从阴间走向阳间。
她们哪敢拖延,使上手段,拼尽脚力,不管不顾直奔县城,只想着离战场遗址越远越好。
真的可以就此恢复自由身,在大渎以北,寻一处不必每日担心恶有恶报的立锥之地吗?
偏偏在僻静山路上遇到了一个意态惫懒的年轻男子,拦住了她们的去路。
是个容貌俊美、神清俊爽的贵公子,好在对方不是申府君身边的熟面孔。
虽非申府君麾下歹人,终究敌我未明,不敢掉以轻心,女鬼也不说敢问仙师道号、能否放行的废话,她只是以心声与狐娘娘贴身侍女言语沟通,必须拼死一搏,能走一个是一个。
温仔细也不愿她们瞎担心什么,径直说道:“我家祖师方才千里传音,说会有两位仙子赶往北边的县城,担心申府君那边从中作梗,就由我在此接引。”
估摸着她们一个会被送往书简湖的五岛派,一个去往莲藕福地的狐国?
她们如释重负,相视一笑。千真万确,得救了!
不过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她们本就来路不正,出身贼窟,身世背景要比那山泽野修更加不堪,面对眼前这种谱牒修士,自然会自惭形秽。
温仔细率先开口说道:“对了,还不知你们姓名。”
那女鬼说道:“本地山神府仪仗署女官,鬼物,黄叶。”
那侍女神色娇怯,弱不胜衣的娇柔模样,小声道:“朝珠滩狐娘娘庙侍女,夏玉篇,奴婢是狐族。”
温仔细问道:“你们就没有道号?”
黄叶神色平静,摇头道:“道行浅薄,身份低贱,哪有资格拥有道号。”
温仔细点点头,笑呵呵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温粗心,道统在旧白霜王朝那边,曾经是个道观。不过近期都在别家山头厮混,亏得祖师青睐,当了个客卿,也没什么寄人篱下的感觉,反倒是误打误撞,寻见了一条安身立命的道路。”
落魄山宵夜一脉,这个小山头,是出了名的地位最低,脸皮最厚,满口胡诌,顺手拈来。
黄叶拿出一张破障符,“温仙师,这是你家祖师赐予奴婢的信物,恳请明鉴。”
得了黄叶的提醒,夏玉篇手忙脚乱从袖中摸出那张符箓,“还有这张缩地符。”
温仔细随便扫了一眼,笑道:“确是我家山主传下的破障符,和谢首席手制的缩地符。”
如此一来,艳鬼黄叶才彻底放下心来,果真是那位德高望重的祖师所说之接头人。
温仔细暗自点头,心思缜密,可造之材。
温仔细笑问道:“我家祖师赐下的两张符箓,你们刚好人手一份,可曾想好了,是留是卖?”
黄叶说道:“除非逼不得已,我们都会各自珍藏,绝不肯卖了换钱。”
温仔细笑道:“两张符箓,都很珍贵,不过价值也有高下之别,当真分好了?”
黄叶点头道:“回禀温仙师,确定无误。”
依循夏玉篇的性格,当然是将明显更为珍贵的那张缩地符归由黄叶,如此才算合乎情理。
黄叶只是不肯。夏玉篇性格软弱,既怕对方心有芥蒂,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加值钱的符箓。
先前黄叶姐姐一句“既然我们已经离开那个鬼地方,总得换个活法”,便说得她满脸泪水。
温仔细见她们有了定论,也不再拿言语去勘验她们的道心。
说实话,温仔细也眼馋啊。
却不是谢狗手绘的那张缩地符!
这种符箓,温仔细自己兜里就有一摞十数张。自家谢首席是谁,出手必须阔绰啊!
而是那张脱胎于《丹书真迹》的破障符。
目前落魄山的符箓修士不多,明面上就蒋去一人而已。
“景清祖师”是个缺心眼的傻子,只当是蒋去研习符箓的练手之作,可能吗?!
必然是山主亲手画就的符箓啊。
温仔细沉默许久,好像自己活得还不如她们光明磊落的缘故,重重叹息一声,继而眼神明亮起来,“懂了!”
上落魄山之前,温仔细就像没吃过真正的山珍海味。昔年灵飞观其实是一座极有口碑的清净道场,否则也不会让那道号“铁镯”、真名徐馥的老元婴,去到灵飞观门口,诚心诚意求个指点。只需看祖师曹溶在老龙城一役的手段,便晓得何谓“为有源头活水来”,由观升宫,一跃成为宝瓶洲第二座宗字头的道门,山上山下哪有半点异议。只因为曾经的温仔细过于自负,将师传、机缘、法宝等等,都看得太过随意和理所当然了,导致他道心脆弱,最终只能去落魄山找裴钱问拳,借助他人破除心魔,其实已经落了下乘。
这趟出门等同散心,见过了她们,温仔细竟然很想要回灵飞宫道场,在那山门停步,一步一步登山。
前边僻静道路上,从岔路口那边,走出一个年纪轻轻的游方道士,身轻如叶,举步若飞。
道士背剑,手捧拂尘,身穿蓝缎道袍,系一条杏黄丝绦,腰悬一只黄铜质地的甘露碗,彩绘有五岳真形图。
那年轻道士瞧见了温仔细一行三人,女伴当中既有艳鬼,也有狐魅,便有些讶异,问道:“可是灵飞宫温仔细,温道友?”
山下传闻灵飞宫的“两金”温仔细,喜好闯荡江湖,游走花丛,看来传言不假。
温仔细笑呵呵反问道:“你是?”
年轻道士打了个稽首礼,坦然笑道:“山泽野修,赵须陀。”
温仔细眯眼道:“呦呵,是咱们宝瓶洲年轻十人之一的‘赵须陀’?”
年轻道士点头道:“正是贫道。”
温仔细恍然道:“竟然认得我这种小人物。”
赵须陀说道:“温道友说笑了。”
女鬼黄叶如坠云雾,夏玉篇因为是那位狐娘娘贴身丫鬟的缘故,却是偶然听说过“赵须陀”的鼎鼎大名。
游方道士赵须陀,好像并无道统师承,就是个横空出世的野修。
宝瓶洲年轻十人之一,名次不高,比较靠后。
听名字,该是个身量雄伟的汉子,实则容貌清逸,身材修长,面似美人,颔下三缕胡须。
即便赵须陀是十人垫底,那也是整个宝瓶洲的年轻十人之列!
夏玉篇脸色惨白,生怕这位“道士”,觉得碍眼,随手就将她们给斩妖除魔了。
黄叶以心声安慰道:“别怕,听对方口气,温仙师来历不小。”
高居榜首的马苦玄,不知为何没了消息。之后便是龙泉剑宗的长眉儿谢灵。余时务也已不知所踪,外界仅是听说他竟然主动脱离了真武山谱牒。云霞山绿桧峰蔡金简,落魄山隋右边,此外还有姜韫,书院贤人周矩等人。
十人当中,好像能够称之为山泽野修的,其实也就姜韫和赵须陀。
宝瓶洲这边,谱牒之外的修士分三种,野修,散仙,刘老成。
可惜刘老成晚节不保,给真境宗当了条狗,帮忙看家护院去了。
温仔细笑问道:“听说你跟姜韫干了一架?”
赵须陀笑道:“误会罢了,不值一提。”
温仔细倒是有些小道消息,赵须陀跟那姜韫偶然碰见,起了争执,道士说了句让姜韫无法反驳的诛心之语,赵须陀的大致意思,以前还当你是一条好汉,没想到还是依仗刘老成的师承,靠个云林姜氏的家世。
温仔细问道:“赵道友来这边是做什么?”
赵须陀神色凝重,“先前远观此地云厚雨猛,本该一场天降甘霖。不曾想如有仙人伸掌拨云见日,阳光普照人间。贫道来此,既有公事,也有私事。确切说来,是先私后公。”
温仔细疑惑道:“何谓公私?”
赵须陀说道:“贫道刚刚出关不久,发现有一亲传弟子失踪,熄灭了一盏本命灯,我循着蛛丝马迹一路寻到这里。”
温仔细点点头,主动让出道路,拱手道:“那就免去无谓的寒暄,各走一边忙碌去。”
赵须陀说道:“在此恭贺曹天君在海上证道飞升。”
温仔细自嘲道:“道统师承比姜韫还要更好。”
赵须陀也不能说什么昧良心的客套话,说温仔细道统一般吧,追本溯源,可是白玉京陆掌教!
道士挑眉,望向战场遗址那边,喃喃自语,言语之中既有伤感,更有赞赏,“痴儿。”
当师父的,去闭生死关,活着走出了。作弟子的,出山游历,却落了个这般惨淡光景。
赵须陀缩地山河,径直去到了战场遗址,果真寻见了已经沦为孤魂野鬼的道士。
温仔细只当一场偶然相逢,带着她们先去县城。
黄叶轻声道:“请教温仙师真实名讳。”
到底是仔细还是粗心?
温仔细也不尴尬,厚脸笑道:“之所以打光棍至今,想必正是遇见男子便小心仔细、遇见漂亮女子便粗心大意的缘故。”
黄叶面无表情,夏玉篇掩嘴娇笑不已。
温仔细突然正色道:“两位姐姐也别被我的油嘴滑舌给吓到了,大可放心,我们山主,是正经人!”
远处一个少女飞奔而来,凑巧听到这几句话,她哈哈笑道:“我可以作证,千真万确!”
温仔细笑问道:“傅姑娘?”
傅筝骤然停步,点头道:“我是个候补谍子。”
道士赵须陀缓缓走上一处小土坡,好似高功登坛,双手捧笏状,如对天庭。
————
凉亭内,山风阵阵。
一袭青衫现身此地,双袖飘摇,陈平安拱手笑道:“见过荆道友,王水神。”
正坐着闲聊的荆蒿和水神王宪赶忙起身还礼。
王宪紧张得手足无措,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是抬了抬手中的砚台。
荆蒿到底是在落魄山喝过无数顿早酒的,便与陈山主说起了青主前辈的那番用意。
陈平安笑道:“好说,献丑了。”
伸手从王宪那边接过砚台,陈平安一手托起碧玉砚台,一手以指蘸金墨,走到凉亭外边,凌空指点起来,“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就了一副楹联和一方匾额。
惜衣惜食惜金银惜田地,非惜财实惜福;拜天拜地拜神灵拜菩萨,溯源流敬字而已。
求富求贵求功名求利禄,求自己莫求人;修身修心修仙术修正气,真面目怕个什么。
匾额榜书是那“让此心休歇作一停亭”。
荆蒿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以心声问道:“敢问陈先生,功名事业之外,此心所求是何物呢?”
陈平安双手笼袖,斜靠栏杆,思索良久,终于给出一个答案。
“三十年来寻剑客,桃花桃叶有重逢。好做好人,好人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