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计 (第2/3页)

便保持着那种不近不远的态度,随便她猜。

    “妹妹,这是老家那边族人过来带的新冬茶,我听闻妹妹最好茶道,拿过来借花献佛了。”顾氏笑吟吟从丫头手里接过一个精美的雕漆填金流云纹小盒,递给涵因。

    涵因接过来打开一看,又闻了闻:“径山茶,二嫂嫂是余杭人?听闻这径山茶的千亩茶园都在吴郡顾氏手里,这等品质的,我看除了上供,外人是很难得到,听说,齐王在江南时,为了求一两最好径山春芽,竟开了千金高价,还都求之不得,后来是太皇太妃特特求了太皇太后,让上供的茶园每年拨几两给齐王,此事才作罢。”

    “妹妹果然是个懂茶之人,我这份礼也没有白送,我送妹妹的,虽比不得贡品,却不差在哪。妹妹若喝着好,等到春茶下了,我再送妹妹些。”顾氏听涵因这样懂行的人夸赞家乡之物,心里也有些得意。

    涵因也不客气:“如此,妹妹就多谢嫂嫂了。”

    “别客气,也不知怎地,妹妹一来,我就觉得跟你脾气相投。这样的好东西,自然是要给妹妹这样懂茶的细品,方不负这茶的妙处。”顾氏果然就势套起了近乎。

    涵因把漆盒交给慕云,笑看着顾氏,知道她有下文。

    果然顾氏看着慕云行事稳重大方,夸道:“妹妹这般聪明通透,连丫头都调教的这么好,三弟真是娶了门贤妻。要我说,这国公府就该妹妹打理。”

    顾氏见涵因不接茬,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干笑一声,接着说道:“不知道妹妹可否知道,大嫂想要把各房的帐从新归拢在一起。”家事虽然已经交到韦氏手里,但顾氏管理国公府多年,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既然敢直说出来,一定是得了准信儿。

    涵因看着她笑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原先我们因为家里几房有在太原的,有在长安的,所以老太太那时做主,把几房的帐分开下发,只按照定例把钱算出来发下去,各房自己的采买、人事、宴情、送礼回礼都算在内,超出的由各房自己弥补,多了也不要回,其余一概不管。而外院管事、仆役、房舍打理这些府里共同的支出等等都报到总账开销。”顾氏解释道。

    涵因心思一转就知道,二房老爷李泯在长安任职。没有跟着老太太一起回太原,那时候三房刘氏身体不好,管家的一直是二夫人顾氏,因维护修缮府邸的各项开销都报到总账上,管总账的大夫人又在太原没法核实,因此二夫人该是借着这一项虚报多报赚了不少。加上她节俭二房开支,给二房的定例还能让她省出来不少。

    如今韦氏重新接手国公府,自然是认为花掉的这些钱都是她儿子的,除了五房还在太原,其他四房又都住在了一起。人事上就有了重叠,比如当初去太原的时候,厨房的人分成了两拨。就显得人手不足,于是进了几个人到厨房,现在住在一起了,厨房的人手又多了,诸如此类。之前。考虑到各房要分别应酬交际,这部分的定例就放宽了些,现在国公府在一起,这方面又合在一起,不需要各房单出,给各房姑娘公子的各项支出都是按人头算的。二房庶子、庶女一大堆,韦氏却只有一个李令桓,因此她就嫌给各房的定例太多。却又不好说削减,于是便相出了合并这四房的帐这个主意。

    这样,二夫人又哪里肯干,他家二老爷俸禄本来就少,还没有其他收入。人虽不错,偏就有个好色的毛病。家里几房妾室也挡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