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七章 布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七章 布局 (第1/3页)

    江南的民乱平息了,国家却并未安生,河北因为大旱,眼瞅这一年收成又要损失过半了。皇帝一方面加强核检土地,另一方面减免了几个受灾严重地方的税收,之后又严厉督促各地州府县府长官,不可过宽也不可过苛,纠正丈量土地时候把宅基地一并算入内的情况,出了问题唯他们试问。

    他觉得这样做很公道,却没想到,这些政令推行到下层又是另一回事。那些大户多交了税负,自然是不原意自己吃亏,于是,将这些负担全压到下面租种的佃户身上。

    因为河北普遍大旱,收成都不如往年,而皇帝免税惠及的都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这些中小地主多交了税之后,也愈发艰难,不得不将地产卖出。

    河北毕竟是大族聚集的地方,这些世家大族在乡里影响力非常大,他们也不愿意闹出民乱,那毕竟也会损害自己,况且那些小门小户的农民破产之后,他们也趁机把这些土地收到了自己手里,也并不算亏,因此他们还帮着官府弹压想要闹事的乡众。

    大部分农民都是顺民,虽然没有了土地还可以当佃户,虽然做佃户更艰难了,一年劳作也仅仅能糊口,他们还是乖乖的种地,乖乖的把钱交上去,甚至卖儿卖女,也依然忍受。

    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这样下去,他们在当地闹不起来事,便跑到山中,纠结一批人占山为王,抢劫过路的商旅。

    这些人都是当地人,十分熟悉地形,官兵来了他们就跑掉,官兵走了他们再回来。发展到后来,一些当地人为了自保。只能跟他们合作,官府要剿匪,他们还通风报信。

    这些贼剿之不尽,官府也只好得过且过,只要他们不闹出大案,不攻击县城州府,这些老爷们也不想管,并且还竭力把事情压下来,皇帝亲口说了,出了事唯他们试问。谁也不肯做这第一个靶子,考评不想要了,前程不想要了么。于是地方官便和那些贼人达成了一种默契。只要不捅大篓子,就任凭他们在山中盘踞。

    于是河北盗贼蜂起,渐渐的向河南蔓延,却没有什么人把这些事情上报到朝廷。皇帝一看税收多了,地方上也没有什么大事。也觉得很是满意。一时间,长安之中倒呈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

    王淑妃死了,皇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哀痛之色,当然这个女人陪他这么多年,要说一点不难过也是不可能的,不过。淑妃就算是正一品,也是妾室,自古以来的观念。死了妾室是不该过度哀痛的,皇帝自诩明君,自然是不能露出太过哀痛的样子。

    当然淑妃的丧仪还是很隆重的,皇帝过问了几次,表示重视。这也是表示对王家的看中。但皇帝却没有一丝半点要升王徵位分的意思。

    宫中比平时还要平静,不论是前朝还是六宫嫔妃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皇帝想要怎么做,谁会被先升为正一品妃,王徵还是许昭仪,在众人眼里这代表着齐王和梁王谁更得圣意,也许那就是下任太子的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