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耳光 (第2/3页)

  此时。皇帝如此问,王通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说道:“臣正在派人查这件事。”

    刘公公紧皱着眉头,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王通的汗已经浸透了华美的官服,他首先定了定神,说道:“皇上,邠州刺史已经派手下得力之人严审护送宣慰使的士兵,现在正式的奏章还没有到,我们还不清楚当时是什么情形,请皇上稍安勿躁、保重龙体。”

    皇帝听了这话,才深吸一口气:“行了,我们先不要乱,还不能确定是李湛动的手……也许……也许就是些普通的流民呢……”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这话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这件事对李湛好处最大,这是一目了然的,其他人杀皇帝钦差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至于流民就更不可能了,流民主要是需要粮食,他们可不敢随随便便招惹官员,更何况威仪赫赫的钦差呢。

    皇帝觉得自己的头又开始嗡嗡作响了,他强打精神,吩咐道:“王卿家,你去盯着这件事,务必把事情查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刘公公,让缉事府全力盯着武威的动静,看看李湛那边的反应。

    两人领命而去,皇帝把曹义叫了进来,说道:“快给朕那个丹药。”

    三天后,邠州刺史果然派人快马送来了奏折,陈述这件事情的始末。邠州刺史派手下人审问了宣慰使的残兵,这些士兵在宣慰使被杀之后就一哄而散,一部分回到邠州大营领罪,还有些人怕因没有保护住皇帝的钦差而获罪,干脆就跑了,现在官府也在抓这些逃兵。只是,因为地震和大旱,关中地区也有一些流民,想要抓住他们,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成的。

    据邠州刺史所说,邠州府兵赶去的时候,带队的校尉因没有保护好宣慰使,已经畏罪自杀了,刺史审问了那些残兵,都说一路上都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到了宜禄县,他们走了一段山道,那里很偏僻,夹在两座山之间,周围是树林,没想到会有人偷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乱了起来。而对方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宣慰使来的,有一人武功奇高,他砍翻了几个人,一下子就冲到刺史的车驾前,一剑惯透了马车的车厢。后来更是登上了马车,又给刺史补了两剑,待得手后,那人吹了个口哨,那些人又都撤走了。总共过程还不到一刻。那些人蒙着面,不说一句话,也分辨不出他们是哪里人。

    士兵被杀了二十多人,重伤四十多,轻伤更多,对方训练有素,又是偷袭,士兵们完全慌了,没能把他们的人拦下来。邠州刺史得到消息,是因为有人回到了邠州大营报信求救。不过也是两天以后的事情了。邠州刺史已经派人封了山,目前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各州县也在严格盘查,有可疑之人就会拦下来,但这条路上来往商队众多,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商人,还有外族人,加上流民聚集,现在还没有线索。

    “没有消息,查不到!一州刺史,连自己的辖境都管不好!无能!无能!无能!”皇帝看了这篇奏章之后,已经顾不上仪态了,气的破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