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变 (第1/3页)

    如今“安禄山”这个名字也传扬开来,受到他的激励,各地的巨贼也愈发猖獗。

    朝廷危机四伏,而登基大典的隆重仍然不下于历次,甚至还要盛大,改元、大赦,一样也不少。这自然是刘公公和王通等人想要稳定人心之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以雷霆手段扑灭反对势力,杀灭密谋反抗之人,刘公公也王通也摆出了安抚的姿态。

    大典之中,站在外命妇之首的涵因就是他们竖起的标杆。涵因没有看那高高的御座上王徵怀里抱的婴儿,也能听见那孩子嘹亮的哭声。

    跪拜在下面的众臣口中山呼万岁,深深低下头颅,脸上却表情各异,放着两个成年皇子不选,偏选一个襁褓中的孩童,谁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怀有不服之心的人虽然不少,却没有多少人敢于跟刘公公和王通对抗。因为这里是东都洛阳,那些有势力的大臣们大多根基在长安,而洛阳本地的势力又在朝中没有实权,在刘公公掌握了天武军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刘公公一手掌握的缉事府在这些年也已经再不是刚组建时的菜鸟,已经可以做到监控百官动向了,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职的重臣,是缉事府重点盯防的对象。因此有些密谋刚开始酝酿,就被刘公公发现,立刻采取了措施。缉事府的巡检司也盯着大街小巷的茶馆、酒馆,但凡有人妄议朝政,就会被抓走。一时间,整个洛阳城风声鹤唳,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被抓进缉事府。

    而天武军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不仅守卫着紫微城,还有一部分兵力压制南北两大禁军,同时也控制了洛阳的城防。之前,那些不服刘公公和王通的人,也曾联络过禁军中人,但是因为事情败露,导致禁军也遭到了清洗,只是刘公公和王通还有顾忌,只是处理了相关的人员,并没有大动干戈。而南衙禁军大将军高煜被免职。群龙无首,北衙禁军的几个将领被抓,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洛阳的冬日比关中温和许多。但人们心中的寒意却始终无法驱散,甚至连繁华的街市都显出一丝颓败清冷的气氛,路上的行人神色匆匆,酒馆茶肆也只有零星的客人,进来之后大多埋头吃喝。而小二们吆喝的声音都比从前小了许多,仿佛生怕声音大了,会引来缉事府的凶人。那些不明就里的外乡人,只要话中沾上朝廷,就可以会有店家来提醒“莫议国事”。

    整个洛阳城的气氛在官府和缉事府的高压下紧绷着,直到一个月后的清晨。马蹄声敲碎了洛阳城的宁静,信史高呼着:“加急,避让!”从刚刚打开的城门冲了过去。

    很快。这封急报将整个洛阳搅动了起来——幽州军被打败了,被安禄山打败了!那些专注于新老交替斗争的贵人们这才惊觉,江山就要不保了。

    刘公公和王通召集了朝中重臣商议,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人建议赶紧调兵。也有人建议赶紧回长安,尤其是这后一点。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谁都知道天下承平已久,除了边境屯兵较多,州郡之中府兵很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而安禄山的兵自陈成投降之后,已经再不仅仅是那些乌合之众了,陈成原来带着的幽州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