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酸枣会盟2 (第1/3页)
听闻此话,陈宫面上终于变了一变,闭着眼睛深深吸了口气:“明人面前不说假话,逸夫与主公之间的矛盾别人不知道,可我等却了然于心,逸夫你是一头雄狮,有吞天之志惊世之才,且桀骜难训丝毫受不得怨气,而主公则是一头猛虎,曾有人评价主公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且如今正是乱世。”
“你二人可短暂结合,却难长久并存,反目只是早晚的事!”
卓林也不妄自菲薄,理所当然承受这番赞誉:“我本来以为可以,可惜,真的很难。公台在这一方面比我看得清,所以才进言一番让主公提早下手?”
陈宫郑重其事的点点头:“确实如此,身为臣子,就算背上骂名,该做之事也绝不容半点犹豫,虽然弄成今日之局面可我却并不后悔,因为若是再拖延下去,等逸夫与主公之间的情谊彻底尽了,结局可能更加糟糕。”
“有道理!若是这种怒气长久积聚下去,我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卓林微然一笑:“好了,废话不说,公台今日来找我不是只为说这些吧?”
陈宫收拾心情,转入话题:“我等能有今日之基业殊为不易,主公为会盟之事筹谋已久,希望逸夫念及旧情帮主公最后一次。”
“缘起缘灭,如今也该做个了断,他日若再次见面,莫怪逸夫手下无情。”卓林表情淡漠:“回去告诉曹操,会盟之时,我会以曹操明义前往并归之麾下。”
陈宫躬身一拜:“明日主公就会启程。”说罢转身离去。
卓林之所以决定以曹操的名义前去会盟有两个原因,第一确实如方才所说,还曹操的恩情,从此两清,再次见面便是敌人。
二则是为自身考虑,卓林如今虽然小有名气,可要引的贤士来投恐怕还差些,贤士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卓林虽然智慧超凡,守住一郡之地不再话下,一州之地同样力所能及,可两州三州怎么办,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个人全部承担,只有多聚集一些能人贤士才能逐步壮大势力。
而如今,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就是一个聚集名望的好机会,毕竟这是决定国家走向的大事,不论是贩夫走卒亦或是能人志士都会把目光放在此处。
若是单单以自己四千兵马前去会盟,还是以前那句话,只能被那些诸侯当抢使任人摆布,别说获得名望了,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同时,离开曹操后还需要一个立足之地,这是成大事的根本,卓林很自然的将目光放在了司隶七郡,洛阳虽然被董卓毁了,可还有其它六郡。
介于此,卓林只能与曹操合兵一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第二天一早,曹操派人送来五万石粮草安抚卓林,其用意明显,一则是担心卓林这四千兵马因缺粮劫掠陈留,二则是示好表明此次合作诚意。
作为回报,卓林整顿所有兵马出城,避免曹操疑神疑鬼,担心自家先一步出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