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书 (第2/3页)
一块白布来,咬破了手指上头先写了自家名号,一边冷笑道:“你等无谋短视之辈,安知某一番苦心!想那刘兖州,本便是此地望族,却如何平日里奈何平原不得?只怕胸中恶火,熊熊燃烧不止一两日
若无你我表明心迹再叫乡老村人知晓的明证,他若破了平原,只怕涤荡那竖子之后,便该算计你我到时候,你我既无那竖子作制衡,前几日又叫那竖子诛杀了得力部署家院,那时候拿什么来让刘岱不敢趁机祸乱我等以助他刘氏作那黄雀?有此血书,待城破之时,当着全城人的面前将它献上,纵然刘岱心中有恨,也无非比竖子来之前更重一层而已有此血书在,你我诸公,干系同担,荣辱与共,何愁有人暗藏私心?既要图大事,担当风险自古不变,如此干大事而惜身,与何遂高何异之有?良言在此,诸公自决,休待刘岱那厮下手,方悔之晚矣!”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登时踟蹰起来,就算那太守,也觉十分有理
他是清楚这些诸侯的本性的,刘岱带兵来平原郡,一来是他先前被卓逸夫羞辱,土族望门的脸面让他不得不这样二来,平原的地理位置,也是诱惑原本看似属下却不能控制的刘岱的一个原因
回头想想这被幽囚的日子,太守一咬牙一跺脚,发了个狠心,一把夺过那血书,道:
“也罢,既然要图大事,也须担当些风险才行,此君之言,甚合吾意”
当即咬破指头,在那血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传给别人,森然道:“诸君,要图大事,必须齐心协力才是不是本官为难你们,也不是本官不相信你们,这事情干系太大,不得不谨慎倘若诸君里有不愿附骥的,休怪本官无情!”
有人耻笑道:“太守还当你手里有甲士么?怎生个无情?某倒想看看!”
那提议写血书的冷笑道:“最容易不过的事情一一这血书上,什么名义都没有写,倘若我等推举太守大人将这血书往卓逸夫那竖子面前一放,便说诸君里有想要作乱的,因我等不愿跟随,便写了效忠于他的血书,一来诸君背心离异在先'隆不得某等心狠,二来愿借诸公人头,以安那竖子之心,此番接应刘岱不成,我等经此一事,定然同气连枝,徐徐图之,何愁大事不成?”
他这一席话,将几个胆小谨慎的听了个咬牙切齿头皮发麻,无奈之下,只好踊跃道:
“既然是商议,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有可能发生的事端也都应该考虑到,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和诸君一起做大事诸君为平原计,为吾辈身家性命计,我等虽是担忧说话短了些分寸,但是绝对没有其他心思的”
这些人将各自的姓名都写上了血书,有人又提议:“既然少不得要问刘兖州讨功,我们也不好独占,不如彼此知根知底的附属之家都写上,这样的话,一来事威之后更有制衡刘岱的分量,二来就算出了万一今夜里应外合之计不成,那也不用担心那些小门小户的去向那竖子高密当然,第二层考虑的前提是诸君不可怀有私心,须同气连枝,回到府中之后,就应该向亲朋好友并着附属小户说明利害“原太守道:”善!”
于是挑选出这些人心中认为应该并且可以写在上面的家族的家主姓名,又想了些往日交往亲厚的细枝末节都写在上面
有人提议将观望人家以及更多小户人家都写进去,有人说道:“我等既要担着如此风险,刘岱纵然吝啬奖赏,也应该会有不少好处,多一家,便多许多,何必写他?若是刘岱入主平原成了定局,难道诸君不愿以他家良田产业充实自家?”
于是这名单里,又剔除出去几家本来考虑可以写进来的大户,又将小门小户修改了许多,这才让善书者在血书上写上这里的几个人都点头同意过的家族的家主名字
写完之后,原太守手持血书,仿佛拿着整个平原大户人家几千几万口的生命一般
终究他还是胆小,不敢将这血书藏在自己这里,于是交给第一个提议写血书的那人,再三叮嘱道:“平原郡几千口性命,都托福在君身上了,千万不能让卓逸夫那竖子搜去!”
那人郑重接过,向众人拜了一拜,肃容道:“拼却某家业不要,也要保护这血书的周全倘若事成,便唤诸君依计而行倘若万一......那竖子如若知道这血书的存在,某定先使心腹来请诸君,当着诸君的面儿,将这血书付之一炬!”
太守的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瞪住众人低声冷喝道:“此君者,担系君子也本官却希望,所谓付之一炬的行为,永远不要发生!好了,外头有人接应,诸君当速速回家,召集起私藏的甲士来,三更时分,一起防火,刘兖州的信使说过,今夜讨逆大军枕戈达旦,只看城内火起城门大开,便举火为号一举杀人且备好引路的向导人,待大军入城,便带领虎狼之师直扑卓逸夫竖子处诸君,归吧!”
一行人从原路出出门,自有黑衣人带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