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匠作营(续) (第3/3页)
都不是内行人,所以找人来。”
马老大一听,放下心来,吞着口水往前凑了几步低头那间残次品鱼鳞甲,又心翼翼用手触mō了几下,以他这种内行人,一眼就出卓逸夫想要nòng什么,于是再三斟酌着用词道:“郡守大人,这种用两裆铠改造的铠甲,第一要解决的是绳索串联的问题,第二就是穿在人身上活动起来的问题。但这两个问题都很容易解决,人也有点心得了,现在最关键的是用铁,现在的铁,太硬,不适合铸造新式的铠甲。”
典韦一听大怒:“胡八道,谁不能穿?我就很了嘛!”
卓逸夫白了他一眼:“你个傻大个,不自己什么体格,要是全军普及的话,将士们穿这种残次品上阵,不是被累死,就是被人闷棍打死。”转头问马老大,“你叫什么名字?要是jīng铁供应足够的话,你能不能有把握铸造出新式的铠甲来?最是短时间就拿出样品,时不我待啊!”
马老大憨笑道:“人姓马,家里排行第一,父母也没给起个名字,别人就叫我马老大——原来在刘……刘岱手下,人虽然有打造铠甲的手艺,但人家不重视,倒是从两裆铠结合现在很稀有的铠甲想出一种新式的铠甲,要是大人能供应出足够的jīng铁用料,三五天就能锻造出新式的铠甲。”
卓逸夫转身拿出一卷布帛,打开时,上面画着两种铠甲,一种是鱼鳞甲,一种就是明光铠。鱼鳞甲,因为甲片细但密集,活动起来的时候,铠甲会随着人体的活动不断调整状态收缩,不会造成阻碍人体活动的后果,而且这种铠甲不是两裆铠那种披挂上就可以了的铠甲,前后左右都有防护。至于明光铠,这种铠甲历史就很远了,在jīng良的铠甲前xiōng后背处各装一片磨的很明亮的铁片就行了。
但卓逸夫手上的这两种铠甲,却是经过他根据后世隋唐甚至宋明时候的铠甲重新设计的,重量减轻了一半,防护区域却增加到了全身,马老大一见新式的铠甲,嘴里叨叨咕咕地不知念叨了一阵子什么,然后居然一把推开典韦,扑到图纸上了起来。
典韦一愣,马老大光棍见了寡fù似的神情,不由想起自己碰到厮杀时候的那种心态,居然乐呵呵mō着脑袋一阵笑,自个溜去火头军那里nòng了点吃食,想了想又讨了几坛子酒,然后自个往帐子mén口一蹲,眼巴巴只等着新式的铠甲出来。
卓逸夫一马老大的样子就笑了,找对人了。
典韦,这实在不是个能让人放心的信使,于是找来几个亲卫,吩咐道:“你们几个去匠作营里查问,谁是锻造jīng铁的能手,全部叫他们在锻造火炉前等候。”
又叫几个人去府上推了几大车黑乎乎的东西,其中两个还抬着一箱子散发着金属光泽的石头,不用,这又是他利用穿越前模糊的忆捣鼓出来的玩意儿。
黑的东西自然是煤炭,两汉时期,后世发现的煤炭点未必能找到,或许有一些还没有形成,但不能否认,这种东西在平原郡附近还是能找到的,规模利用的话很是足够。
另一种,则是这络资源,总让他了几样,在山东大地,大规模寻找这玩意儿很难,或许也没有,但找一点用来试验的话,总还是能找到的。
这边让马老大自己再研究研究继续改进,卓逸夫等煤炭和重石到了之后,引着众人往锻造火炉边上过来,和渐渐进入状态的工匠们吩咐过后,又亲眼了几次越来越接近成功的熔铸,卓逸夫伸了个懒腰,带着念念叨叨的典韦回到了郡守府里去了。
这时候也快半夜了,府内戏志才四个人还没睡,以的平原郡图谋偌大一个冀州,卓逸夫都觉着疯狂,但他有信心,这四个谋士,任意拿出一个都是一国之才,在他们面前,大大的冀州,就变得的了。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为他们供应士兵和兵器。
在mén外想了想,卓逸夫没有去打扰他们,悄然钻进陈青青的屋子里——这些天忙的焦头烂额,他可真冷落陈青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