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渐入困境 (第2/3页)
沈阳兵工厂调拨了四门240mm巨炮过去支援他,有了巨炮的协助,日军第二师团主力立刻向鞍山方向撤退,罗世文部在空军的引导下,一路追击,又在鞍山发生了大规模激战,双方打得都很凶,这个方向上日军集结了上万人,我是看不到枪声,只见伤员大量的被抬了下来,沈阳、长春的各大医院都被伤员占满了,就连北平也有不少医院也在接手伤员,没有办法,日军战斗力实在是特别强悍,我又将赵括的部队派了上去,总共十万大军才将日军的部队压垮,一问才知道,第二师团是日俄战争中,进攻旅顺炮台的日军功勋部队,战斗力相当强悍,我军此战伤亡惨重,只好将大量的矿工被编入部队,同时命令罗世文、赵括部立刻将鞍山、本溪、抚顺的重工业设施能搬走的搬走,不能搬走的全部炸掉,时间给了他们一个半月,各地都在搬迁,就像搬家一样,这时候我才解开长征之初的时候,为什么红军走得老是慢吞吞的,家大业大,不慢也不行啊!
九月末,外交部和日本人也没谈出个所以然来,日军开始大量的增兵,岳振在鸭绿江边上已经顶了20多天,大量的义勇军都被他编入了自己的部队,兵员已经枯竭,恰巧此时孙先前和米文和的部队到来了,同时还有另外的两个军,一个是程希贤的新三军,一个是沈克的新五军,全军八万人,全部被我投到了安东方向!
参加战斗的所有部队人数,超过了30万!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结果孙先前、米文和的两支最能打的部队打了不到三天,立刻来电:“士兵伤亡过大,请求立刻撤退,因为日军第19、20师团已经扩编完毕,进攻力量已经达到6万人!”
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时伊始,各部队损失巨大的时候,都是补充新兵,并没有取消番号一说,这跟希特勒有点不同,希特勒就是喜欢新鲜事物,作战不利,他不是命令补充被打残的部队,而是成立了很多新部队,这让德国国防军的军官们很是恼火,去也得忍受!
我立刻意识到还有别的日军部队参加了战斗,立刻命令他们派兵坚守要道,退往本溪,凭险据守,同时命令程希贤部立刻撤往本溪,负责接应岳、孙、米三部!
10月10日,双十节,我却一脸疲惫地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