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转折 (第1/3页)
太后闻言立刻便红了眼眶,怔怔地望着朱子文,随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颤抖着嘴唇憋了一阵后才将那口气长长地吐了出去,右手握拳重重地锤在自己的胸口上,面色悲戚地道:“你这是在戳哀家的心窝子呀你!明知道哀家只要想起你的皇姐,这心口便无时无刻不在痛着,你还偏要提起。”
朱子文的脸隐在一片阴影中,面上的表情晦涩难明,只听他沉声道:“母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初失了皇姐,您和父皇该有多心疼,难道要儿臣也遭受一遍您和父皇受过的痛苦吗?”
太后闻言不由得一怔,心下却一片黯然,仰头让眼眶中的眼泪流回肚子里去,半晌后才道:“你说得也在理,罢了,哀家不逼你娶妻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哀家乏了,你退下吧。”
太后说完这番话便闭上了眼睛,以手指撑着额头,斜靠在茶几上,脸上一片悲戚。
朱子文见太后一脸难过的样子,心中不忍,但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安宁,却也只能咬了咬牙,放缓了语气地道:“还望母后保重凤体,儿臣告退。”
太后只无力地摆了摆手,却没有再说话。
一夜无话,第二天是七月初八,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即不在什么节气上,也没什么可值得纪念的,一年统共三百六十日,像七月初八这样的日子大约就有三百个之多吧。
可这一日对于清语来说,却是不同的,不仅是不同,还可以称之为人生的转折点。
在若干年后,清语每每回想起顺昌二年的七月初八,都会忍不住地想感谢诸天神佛一番,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这一年的这一天里,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回来了。
这个人便是六小姐的生身之父,前任从四品青州知州,忠睿侯的第二个儿子,侯府的二老爷宋元义。
其实有的时候,清语自己也不知道该感谢谁,这一切都是由若干个巧合组成的,若没有这些巧合,或者巧合之中少了一环,她的人生绝不会是这样。
若是二老爷没有去青州任上,那么她绝不会被白家退亲,没有退亲这档子事情,六小姐就还是原来的六小姐,不会是她这个冒牌货。
若是二老爷在青州任上呆满了三年才回来,那么她指不定已经被禁足到得了自闭症,或者已经被许给了什么不理想的人家,早早地嫁了过去,过着绝不会如意的生活。
可事情就有这么巧,二老爷即去了青州任上,让她这冒牌货穿越类过来,又未能在任上呆满三年,早早地便被一道圣旨调了回来,仿佛是特地赶回来解救她似的。
这不同寻常的一日对当时的清语来说,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她早早地起了床,才想起来昨日带回的御赐巧果,忙命当值的墨香和柳香拿下去与众人分了,也好在那果子是油炸的,虽然是在大夏天里,但放个两三天还不至于坏掉。
梳洗妥当用过早餐后,清语便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不过眼下有师傅教的便只有刺绣女红而已,虽说整日里摆弄针线颇有些无聊,但清语性子还算坚毅,中间又有沈嬷嬷等人不时地聊天说笑,倒也坚持了下来。
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