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中元节祭祖 (第2/3页)
见她态度虔诚,脸上没有丝毫不喜和不耐烦,不由得心中感慨,激动得连说了三声“好”,待她磕完头后,忙将她扶起来,满脸欣慰地道:“这还是你母亲亲第一次受你的礼呢。”
清语闻言不由得心酸,对那位素未谋面的生母充满了同情,目光落到那画上,只见画中人身段窈窕,面容绝美,气度风华是清莲和杜九小姐这些所谓的四大名媛拍马也及不上的。
上次清语乍见这画时没来得及细看,今日倒是站得近,才发现画的左边题了诗,正是曹植的《落shen赋》,诗的下方盖了一枚鲜红的印鉴,印鉴上刻着“宋元义印”四个篆体字。
看来这幅画是父亲为母亲画的肖像画了,那么上次看到的那幅男子肖像画,会不会是母亲为父亲画的呢?清语心中好奇,不过终究没有出言相问,毕竟今天这样日子不大适合问这些问题。
父女二人待香烛燃尽后,默默地将书桌上的供品收了起来,然后合力将书桌摆回了原处。宋元义道:“往后每逢清明节、中元节还有你的生辰,为父便与你在此处祭拜你的娘亲吧。”
清语的生辰,正是她母亲的祭日。自己既然继承了别人女儿的身体,那么替她尽孝也是应该的,于是点头应了声是。
宋元义又问道:“听说你母亲派了那个叫玉秋的丫鬟去你的院子里?”
清语心中笃定父亲不会为难自己,于是点头应道:“是,母亲怕女儿管不好院儿里的人,所以派她过去教下人们规矩。”
宋元义撇了撇嘴道:“她自个儿的规矩还没学好,就能教别人规矩了?你就先让她自个儿把规矩学好了,待你查验觉得合格了,再让她说教规矩的事儿。”
清语暗中发笑,心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没想到父亲处理这事儿的态度竟然跟自己一样,清语忍着笑点头应道:“是,女儿也是这么想的。”
宋元义又道:“若是你母亲问起,你就说是为父的意思。好了,你且回去吧,明日一早还得去安和园请安呢。”
清语行礼告退,回到芷兰苑,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清语带着沈嬷嬷去了安和园,因为今天日子特殊,就连一直称病不出的姜氏也都破例地由洪嬷嬷扶着,早早地到了安和园点卯。
清语到得还算早,向太夫人请安过后便挨着清雅坐了,片刻后又听见外头通传,说是大老爷到了。
清语对她的这位大伯父也算是早有耳闻了,不过今日才是第一次见到。
这位一品大员,朝廷的吏部尚书,约莫五十岁上下,生得微胖,穿了件黄褐色的金线绣花锦缎褂子,里头是一件姜黄色绣金边儿长衫,长得倒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双眼睛透着精明。
“儿子给娘请安。”宋元罡朝着太夫人行了个礼,朗声道。
太夫人素来不喜这酷爱钻营的大儿子,神色淡淡地道:“倒是难得见你在家一次,坐下吧。”
话音刚落,又听得外头通传,说是三老爷和三夫人请安来了。
三老爷宋元勇乃是太姨娘柳氏所出,走的是武将的路子,如今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平日里住在军营,因今日中元节,所以才有机会回侯府来请安。
宋元勇是同郑氏以及郑氏所出的两个儿子一起进来的,这夫妻两个虽然没有手拉手,但是两人目光流转中带着的那股子浓浓的甜蜜,却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