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舍药舍粥 (第2/3页)
喝了半杯水又躺下了,但再也无法入睡。
霍文兴是第一个成为她梦魇的人,要想从此不被打扰只能远离。
炼制丹药需要很多草药,西汶州遭到了洗劫只能到几百里外去购买。
去清闲居的路上发现荒地里、路边上有很多窝棚,一打听才知道是被烧毁了房子无家可归的百姓。
郡守府担心百姓沿街乞讨影响政绩,把他们驱赶到了城外。
正月里北风呼啸,天是最冷的时候,很多百姓在病饿交加病倒了,死尸到处都是无人掩埋引发了瘟疫。
冬天的瘟疫散播的比较慢,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遏制,也会爆发大的瘟疫。
官府委托安乐堂在城门口舍药救治百姓,但服药后没有效果,百姓们便不再去了。
玄客州、齐中、凌业郡、大都等地的草药陆续运到清闲居,木樨没有炼制丹药,而是在十字路口,架起一口大锅熬粥,一口大缸熬药。
无家可归的百姓可以得到一碗粥,一碗药,既治病又解饿。
开始来的人少,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的难民都来领汤药了。
巧珞愁得都长了皱纹,跟在木樨后面唠叨:“姑娘,无家可归的百姓这么多,咱们这点草药,这点粮食无异于杯水车薪。”
“如果草药用光了,咱们的药铺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总共五六千两银子,怎么能救济的了这许多百姓。”
木樨也知道支撑不了多久,但她还是决定坚持下去,等到草药用完为止。
尽自己的心力做事,能做多少算多少。大不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上山采药,再重新炼制丹药。
就在她为第二天的米发愁的时候,十几辆大车停在了清闲居门前。
姚夫人从车上下来,上前拉住木樨的手道:“我听说小木大夫舍药的事了,我曾在佛前发过誓,如果家主的病好了就施舍十车粮食,二两万两银子到寺庙里。”
“你是家主的救命恩人,这粮食和银子都交给你吧。你可以购买草药救济百姓,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木樨连忙道谢,被姚夫人拦住了。
“你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就有这样的善举,让人钦佩。我这就去拜访认识的夫人们,让她们也出些力把瘟疫控制住,保百姓熬过这个冬天。”
姚家是开银楼的,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商贾富户。
姚夫人为人和善能说会道,几天的时间就说动了十几位夫人,捐赠了许多的被褥粮食。
其中就有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