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求药 (第3/3页)
及从医的学子,太医院也来了十几位太医。
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医好医学大家巨仲杨的病,一举成名,成为医学界新的大家,受世人仰慕。
也有一些心思单纯的人,出于职业本能就是想医好病人,悬壶济世。
十天求药的活动没有赏金,能医好一位者可到医学院任教,医好两位者直接成为东弥书院的副院首,医学院的副院长。
巧珞拉着木樨穿过人群,正好看到一位穿蓝衫的学子上前给院首把脉。
木樨的目光跟着他落到了季院首身上,院首五十多岁面色慈祥,看似白白胖胖,一副美髯甚是显眼,从五官上能看出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位美男子。
脸胖得不正常有些水肿,身上也应该肿了。
蓝衫学子认真地把了脉,写好药方交给院首季连敖。院首接过方子看了看,微微额首放在桌子上。
蓝衫学子又走到巨仲杨面前,木樨发现他瘦得脱了形,都辨识不出年纪了。
眼窝深陷颧骨高凸,面色枯黄精神萎靡,好像多日没有吃饱饭一般。
学子给他把了脉,又问了日常饮食。
巨仲杨道:“一日三餐每餐一碗饭,两盘素菜,半盘豆腐五片肉,一天三杯茶,三天两个鸡蛋,五天一次鱼,十天辟谷一天。”
饮食均衡荤素合理,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吃的多为什么还这么瘦呢,而且瘦得很病态?
学子再次把了脉,写下一张药方呈给巨仲杨。
巨仲杨扫了一眼,药方和前面的人很雷同,多是一些健脾开胃的滋补药物,便微闭上双眸不再说话。
巧珞悄悄对木樨道:“公子,你也去给院首把脉吧。”
木樨对东弥书院不了解,不想参与其中,笑道:“咱们是来看热闹的,何必班门弄斧。”
巧珞看向四周高谈阔论的人群,不满地撇撇嘴。
“我看这些人不过是徒有虚表罢了,您想啊,巨院长都瘦成那样了,想来病了很长时间了。如果医学院的学子们有能耐把院长医好,何至于等到现在。”
“求药方十天,今天是第八天了,药方子都收了几百张。巨院长是医学大家,如果有好方子早就照方抓药把病医好了,何必劳师动众的在这里耗时间。”
木樨觉得巧珞的话有道理,“长能耐了,分析的不错。”
巧珞听到夸奖眼睫毛都笑开了花,话更多了起来。
“天天看姑娘——公子炼制丹药,熏也熏出些门道了。在我眼里您炼制的丹药能治百病,这些人看些浅显的病症还可以,疑难杂症就一筹莫展了。”
两人说话间又有两个人下场去把脉开方,其中一位年近四旬,周围的人说他在太医院供职,是巨院长的高足。
特意从京都赶来给老师医治,报答当年的栽培之恩。
巧珞一把将犹豫不决的木樨推到场内,笑道:“公子,我们还要回寺里看病人呢,快写两张药方,咱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