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七章 清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七章 清算 (第3/3页)

看样子短期之内不会再向北方推进。

    于是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战争是沉重的负担。

    战争是吞金兽,刘玄已记不清议会在东南战场上一共投入了多少金钱物资。

    皇帝的近卫军实力在不断衰弱,各藩反倒乘机壮大实力,好多原本并不靠海的省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战舰和飞艇。

    刘玄非常担心随着实力的衰减,各藩又将陆续摆脱天心城的控制,这些骄兵悍将,指不定会相互攻伐,将几亿人口拖入地狱。

    ~~~~~~~~

    不久之后,派往天心城的英国使者终于再次回来了。

    天心城议和。

    英国人开出了他们认为很好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放权,完善议会选举制度······

    最后这位乔治国王对战争结束志在必得。

    然而英国人的条件,齐国皇帝和他的近臣们根本无法接受。

    战争从事实上来说,已经结束了。

    欧洲人想拯救这片土地,用他们秉持的自由民主公正等理念,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要说欧洲人的理念与新政相悖,为齐国皇帝大臣所不容,即便是刘玄照搬欧洲规章制度彻底改革大齐,必然也会遭到举国上下潮水般的反对。

    进退维谷。

    还好傻子之间存在共振。

    皇帝的答复颇为简单:“只要他们不干涉齐国内政,只要双方还能在一起交往。”

    英国人开出的停战条件颇为简单,只要齐国完成全面的制度改革,赋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允许国外商人进入帝国重点民生领域,比如石油冶炼,马车运输,舆论经营等。

    天心城的重心由外部转向了内部。

    战争尚未结束,大齐内部开始大规模抓间谍。

    间谍到底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和他的亲信们相信有人在投毒。

    否则疫情为何蔓延如此之快呢?

    抓间谍是凝聚人心最快的方式。

    皇帝为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可是,如果目标因为手段变质,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总之民众需要仇恨。

    这车后如

    于是舆论机器再次开动起来,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英国人。

    可是,英国人能有什么错呢?

    无非是他们都不熟悉齐国罢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