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章 权衡利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一章 权衡利弊 (第2/3页)

 李宽闻言大喜,随即想了想又问道:“尚书大人没诓我?”

    长孙无忌肯定的点点头,这事说来也巧,要不是今日早朝点名时,长孙无忌直言李宽未到时,李世民对其说过此事,李宽不必上朝,有事可直接进宫面圣。

    如若不然长孙无忌胆子再大也不敢假传圣旨,李宽倒是没在意自己为什么不必上朝这事,总之他今天不算旷工就有工资,有工资比什么都好说。接着,长孙无忌又与他一一介绍吏部官员,也就是同僚。

    “这两位是吏部侍郎!”李宽躬身施礼,“下官拜见二位侍郎大人!”

    “臣拜见殿下!”

    吏部侍郎有两人,一人名为李敬玄,另一人则是李安期,李宽得知两人与他同姓,猜测两人身份不简单。事实上,只有李安期才是出身名门,他的父亲乃是前隋礼部尚书李百药,祖父是前隋内史大臣李德林,他们均是博陵李氏,而博陵则是崔氏世家大族之地,可见彼此间相识。

    至于李敬玄则是因为得到中书舍人马周赏识而进入崇贤馆,后得到李世民赏识迁入吏部担任侍郎之职,亦是晋王李治的侍读。

    与李宽同级的另一位吏部郎中名为王德真,出身名门望族,乃是岳州刺史王武宣之子;员外郎两人,分别是张文瓘、张大安,两人均是出身清河张氏家族,清河以崔氏闻名,可以说两人也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长孙无忌一一介绍众人后,又与李宽谈论吏部,吏部下设四司,即:吏部,别称天官、文部,掌管天下文官选授、武将勋封、考课之政令,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人数是吏部四司一半;司封,掌封命、朝会、赐予等级;司勋,掌官吏勋级;考功,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整个吏部大小官员总计在两百二十人。

    吏部尚书执掌吏部文部,执掌吏部大印,余下三司则由两名吏部侍郎统管,吏部郎中、员外郎分管三司。现在的情况是李宽空降至吏部郎中之职,也就是说除了吏部本部外其它三司都要熟悉。偏偏这个情况就是李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