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吐蕃使臣 (第2/3页)
纷纷站直,“传吐蕃使者觐见!”
李宽站在最后面根本听不清皇上说什么话,唯一的感受就是冷,太极殿的大门敞开着,冷得李宽直哆嗦。上朝时必须身穿官服,不得穿戴其它物件,无奈只得硬抗寒风。
幸好今日并无起风,要不然就真的太冷了。就在此时,有三名穿着相似又不同于唐服的男子走来,李宽没来得及看他们正脸就从旁观走过,戴着平顶毡帽,毡帽后面留有发辫,发辫上套有象牙箍、玉环和镶有珊瑚、玛瑙等银饰;身上穿得是牛羊皮革缝制的衣服,还有一件羊羔皮缝制的长袍围在腰间,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袖口处又有虎皮作为镶边,镶边的宽度较大约有八寸,而且镶边的地方还有金、银扁线镶饰,脚穿长筒靴子。
“藏族服饰?”李宽有些怀疑的再次望去,又见三人左右摇晃的双手佩戴着通体白色的手镯,歪着头从侧面去看看见三人均佩戴着两把银刀,一把斜插在腹前,另一把则是垂挂在右臂。
李宽曾与武珝两人去过九寨沟,亲眼目睹过那里原生态百姓的服饰,虽有区别但也能仔细辨认。此时,李宽确定眼前这三人是来自于藏族,也就是吐蕃,而且中间那人的地位肯定高于两人,因服饰上的就能看出高低,就像是唐朝官服上纹饰镶边因官阶不同而不同。
“吐蕃使臣噶尔东赞,副使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拜见大唐皇帝陛下!”三人齐齐弯腰四十五度,脱下毡帽拿在手上,随着弯腰幅度毡帽也接近于地面,这是他们表达敬意的方式。
由于三人不是初次进入长安,对于大唐礼仪也是熟记于心,第一次朝拜大唐皇帝时还加了拉字尾音,群臣以为是不敬重,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真正尊敬的礼仪。
李世民对此倒是不介意,事后三人均知吐蕃礼仪在大唐区别甚大,故而在吐蕃礼仪上加上大唐礼仪,避免再发生误会。由于吐蕃使臣噶尔东赞的聪明机智,李世民十分赏识并有意将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目的自然是想让他留在大唐为己所用。
噶尔东赞何其聪明,自知李世民心意,十分感激其赏识自己,却以赞普之命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