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开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开考 (第2/3页)

史等进宫拟定诸史科目题目。常设科目的题目拟定工作早就在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的带领下准备,然后交给皇上定夺最后的题目。

    比如明经科,考得内容则是三礼、三传等儒家经典,依照帖经、默义、时务策与口试四个顺序进行,通过三项即为合格。为期三天考试,便先从帖经开始,每经考十帖,每帖考三言,对了六帖以上者为合格。然后是默义或是口试经义十条,十条全对为上上,八条为上中,七条为上下,六条为中上,余下不合格。

    至于进士科则是考当世要事的对策以及杂文,简单来说就是考验考生灵活应变能力的同时又考验其才学。乍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录取率并不高,省试中脱颖而出者最多也仅有二十人。

    根据每个科目制定题目则是由皇上选择各部门官员出题,最后由他筛选出其中适合作为题目,又或是增加改变一下都可以,这也保证题目的隐秘性,不至于发生泄题之事。

    二月初九至十二日则是进士科开考,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则是明经科开考,二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则是余下科目开考。由于进士科与明经科人数较多,故而单独设立一场,避免试题泄露。

    开考当日参加进士科的考生陆陆续续排着长队站好,一个接一个的从贡院大门进入,李宽身为此次主考官,自然不必坐在门口一个个的验明正身,不过还是不放心的站在一旁看着古代考试是什么场景。

    进京赶考的考生众多,要是不分场次的话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堪比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次李宽安排的是经验老道的官员负责检查,防止考生夹带作弊等行为。

    每个考生背着行囊进入场地时都会面临翻箱倒柜似的搜查,衣服、脚靴等都要脱下来检查,又会仔细的查验蜡烛、笔杆等物中是否有夹带进入考场的,李宽本以为唐朝风气中作弊不会发生,事实证明他错了。

    仅仅是夹带藏私的考生就已经多达千人,李宽是哭笑不得,看着一个个被逮着的考生哭天喊地的沮丧模样,有些则是幸灾乐祸,有些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