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4】 完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4】 完胜 (第2/3页)



    可吴宇也知道,别看小姑娘人小,但小姑娘决定的事情,他也劝不住。

    谢铭正趾高气扬的站在包围圈,享受着众人的恭维,突然听到自己的经纪人说,那个抢了她角色的小姑娘竟然也要亲身上阵,弹古筝。

    呵!真是不自量力,以为古筝是谁都可以弹得吗?

    知不知道她学了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一古曲顺利演奏?足足练了一年时间啊!

    可那个叫萧瑶的才多大?就算学过古筝,她能顺利的弹奏吗?

    含不过看到她演奏,嫉妒罢了!

    这次不只是谢铭对萧瑶表示怀疑,就是剧组的人看向萧瑶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轻蔑,小姑娘真是太任性了!

    每个人都觉得是萧瑶看了谢铭的表演后,一时羡慕嫉妒,而后非要自己弹。

    哎,真是,人家谢铭可是家喻户晓的童星,多才多艺,家学渊源,哪里是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可比的?

    拍摄再次开始,众人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拍摄中,但很多人双眼却是眨也不眨的盯着萧瑶,就怕萧瑶把拍摄搞砸了。

    只见一内监弯着腰把琴放到长案上,这琴尾竟然微微焦黄,似被火烧过似得,虽看着普通,但却蕴含着一股古韵。

    高丽那些使宅一个个目露不屑,报以轻视,含没想到大唐帝国竟然连一张好琴都找不出,堂堂公主竟然用一把烧焦的琴,简直丢人!

    但高丽公主李敏秀却是个有眼光的,因为她认出,这琴乃是中原古代的名琴,焦尾琴!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质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扬名四海。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焦尾琴战乱之时,遗失,没想到竟然在大唐宫中。

    萧瑶手一扬,动作潇洒不羁,体态优美的跪坐在案几前。

    后背挺直,坐姿优雅,神情闲淡,年纪虽小,但礼仪浑然天成,一股无形的威压慢慢在朝堂上弥漫…

    “嘶!”有剧组人员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小姑娘礼仪真好!”

    “是啊,看着好有气势!”

    “小姑娘之前练过吧?”

    吴宇对萧瑶最满意的除了演技,就是萧瑶的礼仪,不过他把这一切都归功在萧瑶出身名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