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9章 襁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9章 襁褓 (第1/3页)

    王晓燕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急切地问:“什么信物?”

    “一片襁褓。”

    “一片襁褓?”

    “是的,一片悉心保存了二十六年了的襁褓。大海啸冲毁学校的时候,她心里只记得压在废墟中的那片襁褓。”

    “后来找到了吗?”

    “找到了。找到那天,她抱着它哭了很久....”

    眼泪夺目而出,王晓燕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在众人面前掩面抽泣起来。

    襁褓,亲生父母留给王诗雨的唯一的财产。凭着这份财产,她度过了人生最稚嫩的岁月。

    王晓燕也有一片襁褓,母亲张秀英一直帮她好好地保存着。母亲说,这是你生母给你的最初的爱-----贫穷岁月中唯一能够给予你的一份爱!

    王晓燕哽咽着问:“她的襁褓放在哪里,你知道吗?”

    “放在她租住的房子内。”

    “什么样子的?”

    “蓝印花土布缝制的一床小被子。”

    王晓燕突然挺直腰肢,仿佛饥饿的婴儿听到了母亲的脚步,仿佛绝望的战士听到了胜利的喜讯,“有图案吗?”

    “有,画眉穿花图。”

    蓝印花土布缝制的荷花夹被,是东川农村特有的土制被,与红盖头一样,文静、祥和而不张扬的土被子,曾经是东川农村婚俗中必不可少的“行头”。

    荷花夹被,在东川已有1300年历史,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板、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它的图案设计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或戏剧人物,多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图案,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平民憧憬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常见的荷花夹被图案有“画眉穿花”、“牡丹引凤”、“金鱼闹莲”、“鸳鸯戏水”、“麒麟送子”等,暗含着琴瑟和谐、早生贵子的意思。

    那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布,每家都有木制的纺车和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