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姆妈最疼爱的臣子(上) (第1/3页)
第二天上朝,沈德敏锐注意到御史台那边传来灼热的视线,稍微用余光去看,不意外视线主人就是崔中丞。她想起昨夜知晓的劲爆消息,表情古怪了一瞬,莫名有些心虚了。
不对,她心虚个什么劲儿?
万千未来中的一个,又不是必定会发生。
退一万步说,即便发生又能如何?
沈德闭眸稳定紊乱心神。
再睁眼的时候,恰好听到任命。
她与荀公相继出列:“儿臣/臣遵旨。”
正式办差的激动热血将那点纷杂念头驱散,满心满眼都是即将到来的差事。文武百官看着这位颇有主上少时神韵的皇太女,一时各有心思。直至朝会散去,沈德主动找荀贞。
遥遥唤道:“荀公,留步。”
荀贞在她开口前就停下了:“殿下。”
主上对这位独女从不吝啬喜欢,刚出生便封其为元亲王,没两年又册立皇太女,王庭什么配置,她的太女府便是什么配置,共用同一套班底。民间那些喜欢挥斥方遒的儒生也时常感慨两句,说什么哪天圣人有个三长两短了,太女殿下便能丝滑登基,都不用磨合。
荀贞对这种言论不是很喜欢。
主上春秋鼎盛,怎会有三长两短呢?
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十多年来看着太女殿下长大,一众元从重臣也时常入太女府给太女殿下讲学,诸人心中早已认可她的储君之位。可仍希望新旧交替那天能迟一点到来。
“我有些事情要请教荀公。”
“嗯,殿下请。”
今天朝会难得没有上演暴力画面,但高频率的脑力消耗也很累人,早上吃的那点朝食早就消化完了。二人循着人潮一块儿去吃廊食,耳畔时不时听到同僚吐槽光禄寺的菜谱。
“真希望灵机一动的创新能少点……”沈德被白胖的包子蛊惑,尝了一口发现里面的馅儿既不是肉馅也不是菜馅,竟然是炒面馅儿,关键是这个炒面还用了青橘果肉当配料。
她也不能浪费,皱着眉吃完了,末了还点评道:“又酸又咸,该让御厨自己尝尝。”
御厨沉浸在自我艺术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其他官员也在吐槽嫌弃。
十多年了,御厨确实有过灵机一动创造新菜谱,但九成九依旧是黑暗料理。或许是光禄寺也觉得这些御厨有些放飞自我,强制性规定每天只有两道新菜式,其他都是旧菜式。
荀贞:“殿下要问什么?”
沈德囫囵吞咽下肚:“关于此次差事。”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出门办差,有许多不熟悉的地方。她也知道自己是姆妈唯一女儿,要是首次差事办不好,丢的不仅是自己的脸,还有姆妈的脸,也会让暗地里那些人嘲笑姆妈选择继承人不行——这两年时间,沈德便看过好几封暗示姆妈再生一个孩子奏本,国之社稷交给沈德不是很稳当。兴许第二个孩子就是男嗣,风险比立沈德小。
沈德初次看到这些内容还很震惊。
为什么册立她的风险就大了?
册立一个男嗣风险就小了?
是自己做的哪里不好吗?
姆妈只是瞥了一眼,将奏本撕了个粉碎,命人去申斥这个不长眼的官员,又宽慰尚且年幼的沈德:【不用理会这种蠢笨之人,子嗣对于他而言来得过于轻易,所以他才能轻描淡写写出这样不通人性的蠢话。若是他真的知道子嗣精贵,来之不易,他就会闭嘴了。】
沈德虽未将这些偏见放在心上,但她作为储君也不想被人小瞧。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差事的内容,姆妈一早就跟她透露过,她也提前查阅大量资料,但真正落到实处跟古籍上说的还是不一样的。这种时候便需要荀公这样经验老到的前辈在一旁指点一二。
荀贞:“首先,不要紧张。”
沈德认真听着下文:“其次呢?”
荀贞笑道:“其次,不要心慈手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将殿下佩剑磨得锋利些。”
方便回头杀人能一剑将人脑袋劈下来,而不是卡在人骨头里面,这样不容易使劲儿。
沈德:“……”
荀贞道:“殿下,肯定要死人的。”
或许还要死不少人哦。
主上给他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