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 世界新秩序2 (第2/3页)
帝国对荷兰很有利,他们的商人可以凭借便利条件占据更多海运份额,进一步摆脱限制赚取更多利润。”
对于笛卡尔的想法洪涛给予了原则上的肯定,不过对效果大大的存疑。道理很简单,这不是个人之间的交往,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没有实打实的干货,光靠嘴皮子讲道理太苍白了。
“我可以向亨德里克亲王详细介绍陛下治理大明帝国的方式,相信亲王殿下会感兴趣的。联合省共和国虽然在制度上不一样,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陛下可能还不知道,亨德里克亲王目前正面临着共和国内部反奥兰治派的极大压力,商人和平民代表对王权过于强大很警惕,多次要求解散常备军,把军权重新交还给各省议会。
在如何处理朝臣、将领的关系方面,陛下您不光有独特的解决办法,还做出了值得所有国王认真学习的成绩,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典范。”
可笛卡尔并不这么以为,他虽然在大明好几年不曾回到欧洲,却时常能见到从巴达维亚坐船而来的荷兰商人。除了让他们当邮递员捎带信件之外,还会坐在一起聊聊家乡和欧洲的近况,并不算孤陋寡闻。
以他的了解和判断,觉得只要能见到亨德里克亲王,就有很大概率能让对方感兴趣,有机会再更进一步,详细讲解建立世界秩序的好处。
“恰恰相反,朕的所作所为不光不会让欧洲君主们向往,反而会让他们恐惧。原因很简单,宗教。朕仔细研究过欧洲的政治生态,最终得出个结论,不管是天主教国家还是新教国家,最底层的逻辑都是宗教。
欧洲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教之上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也是。如果离开了宗教这块基石,从权力体系到国家体系都将迅速瓦解。
大明帝国则恰恰相反,朕是主张推广道教,可道教仅仅是朕用来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还不是最重要的。本来在大明本土占据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