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64 开门见山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64 开门见山4 (第2/3页)

    可不管心里如何不愿意,以他的身份和职位都无法在这种场合里袒露心扉。笛卡尔能说,因为不归共和国和东印度公司管辖,还有大明皇帝撑腰。

    自己如果也说实话,在离开京城的同时就得成为阶下囚,连审讯的过程都省了,拉回阿姆斯特丹直接吊死,甚至有可能在巴达维亚就被处理掉。

    “既然科恩总督不方便评论,还是由我代劳吧。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诸位及时指出。

    要问在三十年前谁是大明帝国最大的商业伙伴,答案只有一个,濠镜澳的葡萄牙商人。他们的商船上装满了来自非洲东海岸、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南洋的特产。

    只需把货物安全运到广州港,就可以换来生丝、瓷器、绸缎、茶叶。再把这些货物运往亚洲各地,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润。其中有一部分还运到了欧洲,深受各国王室和贵族们的青睐。

    但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被驱逐之后,大明皇帝决定重新选择商业伙伴,主要竞争者就是葡萄牙人与荷兰人。

    经过多次谈判和沟通,大明帝国最终放弃了葡萄牙人。理由肯定多种多样,但当时西班牙国王也是葡萄牙国王是最关键的。无论葡萄牙商人如何保证,也很难赢得大明皇帝的完全信任。

    能让他们继续居住在濠镜澳,并获得一些货物配额,和信任无关,仅仅出于情份。大明皇帝登基之初,濠镜澳的葡萄牙商人曾经给予了一定支持。

    换个角度讲,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承诺获得了皇帝陛下认可,而大明帝国提供的货物种类及其价格也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认同。

    双方互相需求、共同盈利,是标准的商业模式,与市长先生所说的不公平毫无关系。大明帝国没有欺行霸市,东印度公司也不曾饱受凌辱。

    如果非要说有不公平存在,恰恰是大明帝国在亚洲海域给予了东印度公司所属商船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