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3 悲观的战略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93 悲观的战略家 (第3/3页)

只用了十年时间,他率领亲手打造的海军和陆军把周边所有的国家都征服了,包括曾经横扫了中亚和东欧的蒙古国。

    据说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这位皇帝发明的,比如大明海军的战舰、火炮,还有大明陆军使用的火枪。其中有一种技术现在已经传到了欧洲,并被越来越多的远洋帆船和战舰采用,就是我头上的哥德堡帆。

    哥德堡是瑞典的一座城市,一套由亚洲皇帝发明的帆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还没搞清楚,但能确定的是这种帆具可以大幅提高船只的逆风航行能力,同时在顺风状态下也不会损失太多动力,还可以大幅减少操作人数。

    然而当时欧洲各国正被该死的宗教战争搞得焦头烂额,谁也没留意到在亚洲正有个庞大的国家悄悄崛起,即便西班牙人被从菲律宾赶走依旧没有引来必要的关注。

    哦对,你除外。我记得你提过,在担任巴达维亚总督之前就向东印度公司高层书面汇报过大明帝国的情况,希望能引起警惕,可惜那群眼睛里只有银币的家伙们并没重视。

    近十年来大明帝国突然发力,在亚洲迅速扩张势力范围,同时打击任何竞争对手。利用恩鸟港限制欧洲船只在亚洲活动,重创了英西联合舰队,还侵占了奥斯曼人的港口,这才逐渐暴露了。

    至此这位皇帝依然有机会选择,只要他能答应欧洲代表团提出的和谈条件,把亚洲部分海域让出来,就不会引发战争。实际上这并不会影响大明帝国的根本利益,没准还能收取更多赋税。

    可惜啊……北、中、南三路大军,相隔至少几千里,哪一路都不能不重视。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每一路都要设防,严重分散了兵力。如果大明皇帝在这里多安排几千军队,伯恩哈德元帅恐怕就要葬身非洲了。

    对了,科恩,你发现没有,大明帝国的军队与人口数量严重不符。不知道这位皇帝为什么不多雇佣一些士兵,肯定不是佣金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