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5 悲观的战略家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95 悲观的战略家3 (第2/3页)

海军。这时候欧洲舰队成了劳师远征,大明海军则变成了在家门口作战,优劣一目了然。

    从表面上看大明帝国失去了恩鸟港,无法再控制欧洲船只进出亚洲海域,实际上损失并不大。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并不出产高价值货物,想赚取足够多的利润,依旧要获得大明帝国的同意,才能进入南洋。

    美洲西海岸却比非洲南部的物产丰富多了,别的不说,光是墨西哥和秘鲁的银矿就能弥补大明帝国所有战争费用。

    和拥有上亿人口的大明帝国相比,所有欧洲国家加起来都无法抗衡。只要在美洲站住脚,他们就能用海船运送几十万、上百万移民过去。

    用不了几十年时间,美洲大陆就会成为第二个大明帝国,而欧洲各国在那里什么也得不到,最终还是要被赶出美洲!”

    这番话在心里埋了一年多和谁也没讲过,主要是讲了也白讲,没人能理解,但科恩觉得很符合大明皇帝的性格。

    就像奥雅妮所说,如果拿掉皇帝头衔,那个男人就是世界上最理性、最大胆、最富冒险精神的商人。他敢于追逐最高的利润,也敢于舍弃除了性命之外的所有东西,哪怕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他要占据整个太平洋?如果能在北边有效抵御住沙俄和波立联邦的进攻,确实有可能!”

    特罗普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按照科恩的描述用笔在地图上勾画,最终得到了一个包括太平洋在内的广大区域。

    刚开始他还不太相信,但在仔细观察了地理环境之后又不得不承认科恩的猜测很有依据。这片区域看着很大很大,真正方便进出的道路却很少。

    先说陆地,从北向南找,先是俄罗斯以东人迹罕至的广袤冻原,再是哈萨克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荒芜的戈壁草原,想东进只有几个险峻的山谷可以通行。

    喜马拉雅山脉就不提了,就算大明帝国不派驻军队也没谁会从这个地方东进,根本走不通。所以印度半岛对大明来讲很不重要,有天堑阻隔很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