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4 印子钱 (第2/3页)
说给在座的大多数朝臣们听,免得再一个个的发难。
“……若是没有大明律管着你也敢贷?”真宪时只是不太懂银行的运作方式,并不是对经济一窍不通,稍微想了想就找到了对方话里的漏洞。
“在大明帝国当然有大明律管着,到了欧洲各国自会有相应的礼法约束。赎回俘虏就是最简单的例子,只要先把价钱谈好,甚至不用书面保证,其家人或者国王也会把赎金送来。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耍赖,国王或者个人的信用就破产了,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敢与之往来,这就是他们的大明律。
再打个更容易见到的比方,棋盘街上的店家想必诸位都光顾过,可曾发现他们缺斤短两?为什么不会呢?因为一旦缺斤短两,此人在棋盘街乃至全京城、全国就再无立足之地,这就叫个人信用破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国王也是一样的,他和贵族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信用,违背了这个原则会被所有人排斥,轻则下台重则身死。
陛下应该担心不是他们会不会履约,而是赔款额度该定多少。太多了会压垮他们的国家财政,导致不可控状态,那时候就没人能代表国家来守信了。”
对于如何防止对方不守信,古兰丹姆也有独特的见解。为了通俗易懂,她还举了两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听上去确实有点道理。
“……”然后一众大臣就都把目光转向了皇帝,很显然他们并不全信古兰丹姆的话,想得到更权威的判定。
“呃……光靠信用也不牢固,实际上古兰丹姆还少说了一样。朕的海军和陆军也是大明律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敢赖账不还,他们会去帮朕要回来的,还得加上城市被毁、生灵涂炭的利息!”
洪涛部分认同古兰丹姆的分析,可以他的鸡贼性格肯定不会把利益全寄托在所谓的个人信用上,必须留有后手。其实也没啥新鲜的办法,先礼后兵呗。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