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卷66、渐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九卷66、渐悄 (第3/3页)

他送上了金川的黄泉路。

    此时金川战报频传,皇帝命三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协同大臣挑选京兵二千、吉林黑龙江兵各一千送往金川前线效力。可是因西行道路险阻,军装和军饷等项到了宝鸡之后,就难以行车,运输成了难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事实则干系重大。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大臣想到了好主意,雇佣骡车来代替人夫,按站往还接替,解决了难题。

    婉兮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在这样朝廷用兵的紧要时刻,她竟然听见了一个故人之名。

    说是故人,实则婉兮并未见过,一切种种都是从当年“狐说先生”的话本子里得来的。

    此人便是曾经的状元郎,此时在陕西任职的毕沅毕秋帆。

    毕秋帆与赵翼同乡,赵翼曾经绘声绘色讲述了毕秋帆与男旦李桂官的韵事去,赵翼甚至更亲自为这段轶事写过一首,袁枚等名士也曾笑称李桂官为“状元夫人”……此事多年前曾经博婉兮一笑。

    身为状元,又好龙阳,婉兮本以为这毕秋帆就是个文弱之人,却没想到此人倒是在朝廷用兵之际,为朝廷出了大力。

    所谓“时穷节乃现,时势造英雄”,婉兮心下也是暗暗赞叹。转念想,若也知道此事,倒不知赵翼那“狐说先生”又该如何笔墨一转了去……总归是不好意思再笑谈人家去了才是。

    只是可惜,可为九爷知音的赵翼,在九爷兵败征缅一战而溘然长逝后,赵翼也在广州知府任上厌倦了官场,去年冬天已经解任归乡而去。

    从此京师再也没有军机处头名笔杆子赵翼,而婉兮案头“狐说先生”的话本子也已成了绝唱。

    婉兮心下的遗憾,不止为私,也有为公。

    此时皇上正是需要人才编纂之时,皇上将犯错发配的纪昀纪晓岚都调回京师,任命为总纂官之一……以赵翼大才,本至少可在“史”部为统摄之人。可惜,赵翼已经不肯再反身归来——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京师、这个官场,再也没有了九爷的身影。

    八月里,皇帝在避暑山庄度过他的万寿节和中秋节。

    谁曾料想,八月十六日,竟又逢月食。

    月食终究是不利后宫,或者有人失德,或者有人凋零。

    去年九月的那一场月食,被皇上用力化解过去了;谁知不到一年,月食竟再来。

    月食过后,婉兮知道皇太后和顺嫔等人看她的眼神儿已是又不对了。

    只是这会子皇上正为小金川之战而忧心,就在不久之前,小金川主帅——定边将军温福在小金川被杀,小金川之地尽失。

    虽说这场月食是避不开了,不过婉兮这会子心下倒是淡然的。

    她已经有了今日的位分,已经有了这么几个好孩子去;更何况她根本就没有奢望过要得到那皇后之位去……那这会子就算皇太后因月食之事对她不满,还能对她怎样呢?

    皇太后也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如今能拦得住婉兮的,也只剩下最后的一步之遥;至于其余的,皇太后总归也不能夺走她的皇贵妃之位,更夺不走她孩子们的命数去了。

    果然,便连皇帝在月食这日也是淡然的。

    皇帝这日赴皇太后行宫给皇太后请安时,竟都没多提到月食之事去。

    皇帝只是在皇太后面前重提皇祖康熙爷。

    皇帝是在这一日,亲笔御制了。

    所谓“纪恩堂”,纪的就是受恩之迹。皇帝提起的都是从小自遇见皇祖康熙爷起,康熙爷对他的种种慈爱、教导、暗授大位等事。

    这其中,皇帝尤其情深款款写到当年随康熙爷行围之时,遇熊之事。“皇祖对温惠皇贵太妃说,‘这孩子他命贵重啊’……”

    此间种种,都是皇帝重提康熙爷当年对他暗暗寄托国祚之意。

    此时看似是皇帝再纪念康熙爷,可是皇帝选在今年“纪恩”的用意,却是微妙。

    乐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