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一出好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一出好戏 (第2/3页)

了。”

    “志才稍等,我那嫂嫂近日来如何?”

    袁绍喊住戏忠,他来到袁珣大本营已然三四天,可是却因公务一直繁忙并没有去拜会黄氏,黄氏虽然名义上是袁基的侧室,可是袁珣当日董白大婚,却以主母的身份出现在婚礼之上,而袁基自刘泷去世后,也只有这么一个女人,所以论法论理,黄氏都是袁绍大嫂。

    长嫂如母,袁绍不得不在意。

    “回明公,主母安好,每日都会道汴水边走走,只是这几日有些思念儿子。”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好,这几日我倒懈怠了嫂嫂,是我失礼了,待此间事了,我便去拜会嫂嫂。”

    “那忠替我家君侯谢过明公了。”

    ……

    两日后,经过五天的路程,高干和逄纪终于到了邺城。

    邺城之中商贸繁荣,入城便是南市,南来北往叫卖的货郎络绎不绝,比起其他地方,街上的百姓虽然也大多瘦弱,但是精神头已然好了不少。

    整个南市酒肆饭馆络绎不绝,也有很多茶馆,这些茶馆卖的茶大多都不是什么有名的茶叶,而是也谢岁末,伴着香料和一些油脂、糖盐煮至滚烫,以三文钱一碗卖给行脚商人和出来闲逛的百姓。

    加之茶馆之中一般配有一些家,这些家一般都是一些寒门士子,绝了仕途,靠着那几亩薄田在乱世之中根本养不活自己,所以就在一些茶馆酒肆讲述一些志怪话本杂文给百姓听,所赚的茶钱与茶馆抽些份子以讨生活。

    对,汉末便已有了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曾写到:“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便说这孙文台,方口阔鼻,善使一口九环大刀,舞起来霍霍生风,与那董贼部将徐荣在阳翟大战三天三夜,二人那是你来我往,不见高下,正是个昏天地暗,就在二人难解难分之计,便听孙文台一声大吼,用尽全力劈出一刀……”

    茶馆之中有个台阶,台阶上一个身穿儒衫的中年人手持一根小木棍,一面说的唾沫星子横飞,一面还手舞足蹈的比划,就好似孙坚和徐荣大战他就在旁边看一般。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人所说乃是他经过夸张之后的想象,可是在哪个缺乏大众娱乐的年代,还是让周围人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那台上的家说完此章节,自有小二抬着一个托盘下来找听众们要赏钱,有百姓给,也有不给的,这就是听个热闹,饶是如此,对于这些平素生活已然用尽全力的百姓们也是难得的放松了。

    “先生,那董贼既然如此可恨,为何讨董此时却是没了下文?”有好事者开口问道。

    那说书的先生正在喝茶,听闻此言却是愣了一愣,笑道:“此等国家大事,我如何能知?想来是那董贼势力太过庞大,联军力有不逮,不过经过孙讨虏,曹奋武,和袁冠军之颍川入洛,董贼仓惶逃亡关中,想必没有几日,联军必能杀入长安,还天下清明吧。”

    “说上一段袁冠军坑杀十万西凉兵的事吧!”

    那说书先生笑道:“不是坑杀,是累京观,累京观懂吗?就是将人头混着夯土筑成高塔。”

    “可你上次却说是坑杀呀!”

    “对呀!”

    说书先生面上一窘,干笑两声道:“那便是我记错了……嘿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