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七章 庞鸿文的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七章 庞鸿文的谋划 (第1/3页)

    集贤楼的掌柜的很感谢李化和山南书院,是山南书院给了集贤楼在大秦出名的机会,如果李化能在渠县做县令多好啊,这是集贤楼掌柜内心的想法。

    苏鹤鸣的八股文没有传到县城,但潘玮的诗却是传开了,是李化让人抄写后在街面上散发的。

    现在山南县不只是富裕,连文采都压过了渠县这边。县城里面的百姓都开始窃窃私语了。他们拿了山南县的豆干,他们的集贤楼还会因为山南书院学子的诗出名,这些好处都是李化带过来的,那他们的县令呢?

    郭如珏在官场上虽然有刚正廉洁的好名声,可他是因为家族中有银子有地,他不缺钱他缺的是升官的考绩。所以他在渠县这两年没有做过什么对小老百姓有好处的事。在小百姓眼里,郭如珏就是个他们平时想不到,看不见的县令而已。现在的李化却然给他们看到原来县令是可以这样当的,是可以给小老百姓带来好处的。

    李化和书院的学子们离开渠县的时候,县城门上的“欢迎山南书院学子”的横幅还在。

    郭如珏选择了辞职,本来大好前程的他因为一次文会而黯然离开渠县。他还是要脸的。和他一起离开渠县的还有魏立伟。

    郭如珏的辞呈一共递交了三次,前两次被郡守庞鸿文扣留不发,还找了郭如珏的家族长去劝说。但郭如珏去意已决。他想不到的是,正是他的辞职反而让他在南阳府的读书人中间挽回了点好印象,谁还不会犯点错,尤其他是为了二皇子,这算是为了主上分忧吧。

    江倩在渠县找到了民团的主办乡绅梁旭,和江倩一起去的还有唐唐。这次梁旭很快就答应把渠县的民团交给江倩,他连主办都不在想当下去。

    梁旭交出民团不完全因为郭如珏的离开,还有唐唐手里有他这些年在渠县做的一些不能见人的勾当的证据。

    郭如珏在渠县的时候和他交好,而且郭如珏这个人只在乎官场的名声,所以对他的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