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真实的谣言 (第3/3页)
郡守府,让庞鸿文出来给学子们一个交代。
这个叫薛珍的学子和薛守志没有一点亲戚关系,他只是和薛守志一个姓氏。他就是“硬骨头”,他知道自己的学识可能考不上,但他可以仗义执言。读书人啊,既然当不了官,那就要有声名。而且他还收取了一个商客的财物,那个商客是大同商行武冬的朋友,说是敬佩他耿直的为人,就白送给他一百两银子作为读书用。
薛珍的上书在平原府引起不少争议,有人说他仗义执言,还有人呢就说他是吃饱了找事想出名。但谁都没有说他的上书是假的。平原府一样有读书人,他们自然不想举人的功名私下相授。
这些人到处说,见人就说,甚至连郡守府不远的卖水果的小哥都知道了。
庞鸿文是收到过薛守志的书信,他没有公开答应什么,但私下里是让人给薛守志带过话。只要针对李化的,他都会帮忙。
他庞鸿文可没有想到这么机密的事是怎么传的街面上卖水果的人都知道了。那薛守志简直就是一头猪,此前的孙伟河是一头猪,丢了吴县的县令,现在来了个薛守志同样是头猪。
庞鸿文专门召集了平原府的各个大家族管事的人还有一些有头脸的读书人,说了他对于科考绝对不参与,今年的科考一定是公平的。外面流传的薛守志私下答应小丘山学子能考取功名的消息是假的,那些人今天如果参加科考,一定把这些人的考卷公开出来。
有了庞鸿文的话,这风波才渐渐平息了下来。但在渠县的薛守志却又一次落空了。他私下答应几个学子,那可是很机密的,都和那些学子说过不可外传,这几个学子都是出身渠县乡绅家族。
懊恼的薛守志只好再次到这些乡绅家族寻找几个读过书的学子,他不能在失信于乡绅了。而刘振这次落了薛守志的埋怨,因为这个注意是他出的,而且那些学子还都是他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