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意外变化 (第1/3页)
次日清晨,天光放亮,鸟雀啁啾。
陈凌早早起身,将昨日摸回来的,剩下的螺蛳河蚌,该吐沙的换水,该冷藏的放入水塔。
匆匆吃过早饭,他便再次检查药箱,清点疫苗和器械。
“今天去长乐乡,把几个养鸡场的疫苗打了,顺道看看大集,把该买的东西置办齐。”
他对王素素说了一声。
王素素正给乐乐喂蛋羹,闻言抬头:“路上小心点,今天逢大集,人多车杂,看着点小青马,春天公马燥,咱家小青马是母马,太招摇。”
“知道。”
陈凌应着,农历二三月是骡马发情期。
揉了揉睿睿睡得乱蓬蓬的脑袋,“在家听妈妈话,爸爸去给大公鸡打针,回来给你带麻糖。”
睿睿迷迷瞪瞪点头,小手还抓着半个馒头。
王真真回来了,有人跟他玩,倒是不嚷嚷跟陈凌出去。
陈凌笑了笑,拎起药箱出门。
小青马早已备好鞍,见到主人,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臂。
陈凌翻身上马,一抖缰缰绳,轻快的马蹄声便嘚嘚响起,踏着晨露未干的村路,往长乐乡方向行去。
越是靠近长乐乡,路上越是热闹。
三三两两的乡亲或挑着担子,或推着独轮车,或牵着驮驮着货物的毛驴,都是往乡里赶集的。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息。
新编的竹筐的清香、刚出笼的馒头的麦香、还有牲畜身上的淡淡膻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乡村集市特有的鲜活味道。
“富贵!去乡里啊?”有相熟的村民打招呼。
“哎,去给鸡打疫苗!”陈凌笑着回应。
“还得是富贵!当了大老板,还肯打疫苗嘞,今年春防就指望你了!”
“应该的!”
到了长乐乡,集市早已人声鼎沸。
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鸡鸭鹅的叫声此起彼伏。
充满了生活的喧嚣和活力。
陈凌没有立刻去集市,而是先去了乡兽医站。
老巴早已等在站里,见到陈凌,如同见了救星。
“哎呀富贵!你可来了!疫苗都给你备好了,冰袋都换新的了!”
老巴指着墙角几个保温箱,“按你昨天说的数,只多不少!”
陈凌打开箱子仔细检查,疫苗瓶排列整齐,冰袋冒着丝丝寒气。
“成,老巴哥,谢了!咱们这就去那几个养鸡场。”
“走,不然一会儿集上人多!!”老巴连忙道。
两人将保温箱妥善捆在小青马驮架上,一前一后往乡郊的几个养鸡场走去。
春防主要是防鸡瘟。
这年头的家禽养殖,鸡瘟是头号大敌,一旦爆发,往往一死一大片,损失惨重。
其他诸如鸭瘟、小鹅瘟也有,但不如鸡瘟常见和致命。
因此陈凌今天的重点就是给鸡接种疫苗。
第一个养鸡场规模不小,依着山坡建了一排排的鸡舍。
养鸡的是个精干的中年汉子,姓张,早已带着媳妇在门口等候。
“陈大老板!老巴叔爷!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几天我这眼皮老跳,就怕鸡出毛病!”
养鸡场老板急切地迎上来。
“张老哥放心,打了疫苗就塌实了。”
陈凌一边寒暄,一边利落地戴上手套,取出注射器和疫苗瓶。
鸡舍里,成千上万只鸡咕咕叫着,空气中弥漫着鸡粪和饲料的味道。
工人们已经按要求,将需要接种的鸡分批捉好,固定在特制的笼架里。
陈凌手法娴熟至极。
只见他左手持针管,抽取药液,排空空气,右手精准地抓住一只鸡的翅膀根部,找到皮下疏松的部位。
消毒,进针,推药,拔针,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钟,那鸡甚至没来得及挣扎,就被轻轻放回笼子。
“好家伙!这手法!神了!”张老哥看得目瞪口呆。
老巴在一旁也是啧啧称赞:“瞧见没?这才是真功夫!又快又轻,鸡都不受罪!咱们以前那打法,跟杀鸡似的,鸡吓得够呛,人也累得半死!”
陈凌全神贯注,手下不停,一只接一只,效率极高。
工人们源源不断地将鸡送来,他几乎不用抬头,全靠手感,准确无误。
不到一个时辰,这个鸡场的几千只鸡就全部接种完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