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4章 照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54章 照料 (第2/3页)

掌事嬷嬷阴阳怪气地尖声说道:“如今各宫都紧缩用度,公主莫要再讲究这些个了。”说罢,竟径直将食盒泼洒在地。碎瓷片飞溅而起,划破了凌雪裙摆上的暗绣凤凰纹。那原本象征尊贵的图案,如今也支离破碎,如同她的处境一般。

    暴雨倾盆而下,电闪雷鸣交织成一片混沌的世界。凌雪蜷缩在藏书阁的角落,怀中紧紧攥着生母遗留的《女则》,这是她在这冰冷宫中唯一的慰藉。突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新任书院山长周行手持灯笼闯入,他的目光敏锐而深邃,瞬间便注意到了女孩湿透的绣鞋。那双绣鞋上沾满了泥泞,与周围堆积如山的书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行不动声色地脱下自己的鹤氅,轻轻罩在凌雪身上。衣袖翻转间,露出半截陈年旧伤——那是当年他因言获罪被廷杖留下的印记。他的动作很轻,生怕惊扰到这个瑟瑟发抖的女孩。在昏黄的灯光下,两人相对无言,但一种莫名的情感却在空气中悄然滋生。

    此后的日子里,周行以校勘典籍为由,频繁邀约凌雪至清幽雅致的撷芳轩。这里是书院中一处极为安静的地方,四周种满了翠竹和梅花。每次见面,他都会耐心地教凌雪临摹《兰亭序》。当看到她握笔姿势错误时,他会从背后虚扶她的手调整角度。他的指尖带着松烟墨的痕迹,蹭过她腕间褪色的玉镯,留下淡淡的墨香。

    一日,天空飘起了雪花。周行见凌雪衣衫单薄,便解下自己的狐毛围脖为她系上。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敬事房太监撞见。那太监眼珠一转,立刻跑去禀告淑妃。很快,宫中便传出了“犯上”的流言蜚语。一时间,各种难听的话充斥于耳,让凌雪倍感压力。

    然而,周行并未因此而退缩。他派人送来几株绿萼梅苗,并附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简单的诗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凌雪黯淡的心房。她在深夜悄悄挖开冻土栽种这些梅苗,惊喜地发现根须处藏着半块刻有凤纹的羊脂玉佩。这块玉佩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冬日祭孔大典当日,凌雪鼓起勇气戴上了母亲留下的九翟冠。当她走过人群时,感受到了无数道异样的目光。就在仪式进行到一半时,不知是谁故意推了她一把,使她险些跌倒。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行飞身而至,稳稳地接住了坠地的她。他的广袖扫落了几案上的朱砂砚台,猩红墨汁沿着汉白玉台阶蜿蜒而下,恰似凤凰泣血的模样。这一幕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上元灯节如期而至,整个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凌雪乔装成宫女的模样来到了街市上。街道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她漫步其中,感受着久违的自由气息。突然,一个摊位前的灯谜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一首嵌字谜面:“周郎顾曲有深意”。她略作思索后提笔写下答案“慕韶华”,笔锋遒劲有力。

    此时,周行恰好路过此地。他一眼就认出了字迹的主人是凌雪。两人隔着人潮相望,眼中满是惊喜与默契。随后,他们来到了河边放河灯祈福。周行将写好心愿的莲花灯放入水中,目送它缓缓漂远。而凌雪则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将自己的灯塞进了他的舟中。

    春猎围场之上,骏马奔腾,尘土飞扬。意外发生了,一支冷箭朝着凌雪射来。千钧一发之际,周行挺身而出,用身体为她挡住了利箭。羽箭深深没入他的肩膀,鲜血染红了他怀中藏着的《诗经》。医官前来诊治时惊呼伤口有毒,众人皆骇然失色。

    养伤期间,周行高烧不退,呓语连连。迷糊间抓住凌雪的手呢喃着前朝典故:“宋襄公不鼓不成列.君子之战当光明磊落。”窗外梨花纷落如雪,衬得榻前守夜的少女容颜愈显苍白。她静静地坐在床边,目光从未离开过周行的脸庞,心中默默祈祷他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