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四十三章 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四十三章 道家 (第2/3页)

,还是另有原因,他从头翻到尾,也没有看到与‘国家’相关的字眼。

    其中唯一接近的一句,就只有‘以人心代天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复杂的秘技,似乎能快速记录一段文字。

    余下的就是内力运转的穴位线路……

    贝文虽只是大致翻了一遍,但也看得出来,这本《儒道天心诀》完全不弱于《补天诀》,是一本高深的内功心法。

    可是……

    贝文抬起头,迟疑着道:

    “师父,我好像在这本秘籍里……好像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办法?”

    “因为这本书就还没有完成。”

    亚罗说着,手指轻挥,一道清风清风倏然掠过贝文指间,书页哗啦翻动,秘籍合拢,显露出秘籍的封面。

    贝文盯着封面怔住了。

    “《天心诀》?师父,您刚才不是说,这是《儒道天心诀》吗?”

    亚罗解释道:

    “《天心诀》是开辟‘儒家’的一门工具,‘儒道’也这本秘籍的武道真意,所以整本秘籍的名字就叫《儒道天心诀》。只是现在的‘儒家’还是一片空白,缺了‘儒道’,就只能叫《天心诀》了。”

    《天心诀》真正的武道真意,应该是‘俯视角度的、带有慈悲之心的、思考中的理性’。

    就是宏观视角、慈悲之心、理性思考、崇尚学习,这四个部分。

    这其中。

    宏观视角:是要求修炼者以超越个体局限的立场观察问题,如神明俯瞰众生般通观全局。

    慈悲之心:是情感基础,需心怀悲悯,体察他人苦难,如‘救苦救难的佛陀形象’。

    理性思考:是决策核心,以逻辑分析为主导,排除主观情绪干扰。

    崇尚学习:是实践路径,强调通过持续学习与深度思考完善认知。

    这几个需求,实践中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达到。

    其一是客观的阅读或者记录。

    其二就是做一位‘儒官’。

    当然这样解释就太复杂了,还不如直接说一句‘儒道’。

    “儒家?儒道?”

    贝文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两个新词上。

    “师父,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亚罗解释道:“儒道,就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核心延伸的践行准则,收集记录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从中提炼出为人的伦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