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2章 老张,燥一把啊 (第3/3页)
“机械锁定”。
过渡状态:合金处于两相混合态,鞋钉长度随温度梯度线性调节,确保抓地力平滑过渡。
此外,鞋钉尖端的三棱锥结构会放大这种调节效果。
长度增加后,尖端压强提升,扎入跑道的深度比等比例增长更显著。
抓地力提升幅度可达40%以上。
再加上驱动杆材质——采用9:1比例的镍钛合金。
鞋钉主体——航空级高强度钢,尖端经过氮化处理,抗弯折强度>800MPa,确保在深扎跑道时不会变形或断裂。
密封结构——驱动杆与鞋钉主体的连接处采用氟橡胶密封圈,配合纳米级防水涂层,防止雨水渗入调节机构,渗水率<0.01ml/24h。
就问问你。
拿什么和苏神这边的人拼?
也难怪张培猛感觉。
这跑起来和晴天几乎上没有任何脚感上的区别。
这也太神奇了。
虽然说钉鞋本身就是有防滑防水的效果。
但是作为顶级的运动员,跑多了的情况下还是能感觉出来细致的不同。
这一双鞋子。
张培萌简直感觉已经有点无视天气的意思。
想着只要不是大暴雨。
那估计都是如履平地。
而且就算是大暴雨。
人家受影响肯定也会比自己大。
难怪苏神都说。
未来的任何竞技体育其实都是背后运动科研实力的比拼。
事实上,整个人类运动的进步本身也伴随着运动科学的进步。
就像是钉鞋这个东西,100年前和现在能比吗?
50年前和现在能比吗?
90年代和现在能比吗?
甚至10年前和现在能比吗?
再配合调节速度,从“触发信号”到“鞋钉达到目标长度”仅需0.1秒。
远快于100米短跑的步频间隔。
优秀运动员步频约5步/秒,每步间隔0.2秒。
以确保单步内即可完成调节。
就这一点,现在整个世界都没有人做得到。
耐克连这个方向都没有进入呢。
调节误差控制在±0.3mm以内。
避免因长度波动导致的蹬地发力不均衡。
这依赖于激光切割的合金驱动杆。
和精密装配工艺。
同一只鞋的8颗鞋钉调节时差<0.02秒。
确保全掌抓地力均匀分布。
防止因单钉延迟导致的脚部受力偏移。
你现在不管是耐克还是阿迪达斯,跑鞋方面能和苏神这边比吗?
说实话,就算是10年后。
他们的高科技跑鞋也比不上现在苏神提供的这一双。
原因很简单。
因为苏神这里提供的是几十年后的科技理念。
有些做不了的没办法,现在能做的那就尽量一步步做。
你和他们比简直是妄想。
虽然说直接提升跑动速度,这个有些玄学。
苏神不说耐克那种选选动不动就提升百分之几的愚蠢说法。
但是对于运动员的稳定性。
在各种环境下能够让运动员发挥自身的水平。
让他跑得更舒服。
这还是能够做到的。
再加上最近才攻克的新技术——单颗轻量化布局。
单颗带调节机构的鞋钉重量仅3.2g。
全掌8钉总增重3.2g,远低于“增加抓地力需付出的重量代价”阈值。
驱动杆表面上还覆盖聚四氟乙烯涂层,摩擦系数低至0.02,即使有微量泥沙进入,也能通过蹬地动作的震动自行排出,避免调节卡滞。
这比耐克十年后的耐克Zoom Maxfly系列。
明显要强出一个档次,甚至是两个档次。
有了这些科技作为保证。
苏神可以这么说。
整个种花家参加田径比赛的运动员。
他的装备舒适度,科技含量,以及状态稳定度。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
那么他创造出这么好,这么优越的装备条件。
就是为了让我国运动员在竞争的时候能够保持哪怕是读0.01%的优势。
多哪怕是0.01%的稳定性。
剩下的。
就交给运动员自己了。
条件他已经创造。
运动员自己能跑出什么样的水平来?
他也拭目以待。
就比如半决赛这一场。
苏神在候场区直盯盯的看着屏幕。
老鲍都很疑惑。
苏神这么在意博尔特吗?
博尔特半决赛一般也不会发力啊。
他当然不知道。
苏神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在意博尔特
他也知道博尔特决赛不可能发力。
他在这里在意的。
反而是张培猛。
正在勒梅特里身边。
曾经因为一线之差。
无缘世锦赛决赛的张培猛。
这里是他原本时间线的高光时刻。
那我现在就看看。
在这个时间线上。
在自己创造了更好更优越的条件下。
在自己从更早的时间线上就开始科学开发和培养的情况下。
张培猛。
自己曾经的老对手。
到底能够散发出怎么样的能量光芒吧。
别说。
他也很期待呢。
老张。
别让我失望啊。
燥一把啊。